蓝山着力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纪实
发布时间:2016/12/21 09:31:06   来源:永州新闻网   作者:刘素萍 李先志   编辑:龙硕
  开放崛起的“魅力边城”

  ——蓝山着力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纪实

  刘素萍 李先志

  这里是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地!

  这里是湖南母亲河湘江的发源地!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江,湖南之魂,源在蓝山,她让天下瞩目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她从蓝山起航一路北上,孕育了影响深远的湖湘文化。

  而今,这座被人文与山水浸润的“魅力边城”,正在以思想大解放、活力大释放、思维大开放;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投资;好生态、好资源、好要素、好政策,谱写着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建成“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的崭新篇章。

  蓝山: 开放基因与生俱来

  南食百粤,北贾荆湖。翻开蓝山的历史,就是一部向南开放的历史。史料记载,蓝山通粤达海的“挑盐古商道”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所以,作为“楚尾粤头”的蓝山,既有湖湘文化淳朴尚义、经世致用,更有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质。

  因此,对外开放的辐射格局和湘粤融合始终是蓝山历史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蓝山,县委、县政府根据蓝山实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打开门户,要修通蓝山到广东的通道。

  为此,蓝山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县干部扩大会议,会上不仅全票通过要修通“蓝连公路”(现为“永连公路”),而且还向社会各界募集修路资金达700多万元。这条“蓝连公路”修通后,就像给蓝山的经济发展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期间,蓝山首先发展起来的产业就是运输业,并造就了当年闻名省内外的蓝山“生猪贩运大军”。据统计,当时,蓝山县内的农村个体运输户已达到2500多户,贩运总额达3.5亿元,贩运收入为6000多万元。

  生猪贩运的红火,还带动了蓝山其他行业的发展。这些个体运输户经营活、门路广,既将县内生猪、粮食、竹木及其制品、石材产品和蔬菜等特产销往广东沿海地区,又把广东地区的毛料和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以及各类创业致富的信息等都捎回了蓝山,对促进蓝山的经济发展、加强蓝山与外界的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蓝连公路”修通后,还促进了蓝山劳务经济的发展。从1992年以后,蓝山大量的年轻富余劳动力涌入广东地区打工。当时,每年过年时汇回蓝山的现金达4亿多元。

  这时,一些打工能人在赚到第一桶金、掌握了相关技术后,开始陆续把资金和技术带回蓝山开办企业。于是,出现不少主要从事“三来一补”来料加工的“兄弟档”、“夫妻坊”等小作坊式的毛针织等手工作坊加工企业。

  为鼓励这些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蓝山还专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关于放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关于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等相关文件,使得蓝山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当年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中,蓝山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勇冠三湘,打造成了“三湘石材加工第一县”。

  到本世纪初,蓝山建设成为湖南最大毛针织基地。曾经那些“兄弟档”、“夫妻坊”等小作坊式的毛针织企业迅速壮大了起来,县城内出现了多条毛织一条街。在他们的带动下,蓝山先后有3620多名打工能人回乡创业,兴办各类企业达1835家。其中,外向型加工企业200多家。一时间,在三蓝大地上,涌现出了被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关注的“蓝山现象”。

  蓝山: 开放平台不断夯实

  “蓝山作为省内13个省直管试点县之一和湖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将继续发扬‘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蓝山精神,主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在推动各项改革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在谈及如何加大改革创新开放力度,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时说:“目前,蓝山全县上下已形成了思想大解放、活力大释放、思维大开放的良好格局,并用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方法、开放的举措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把开放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创新驱动,鼓励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频现蓝山,竞相发展。”

  循着这一思路,近年来,蓝山按照“先策划、再规划、再计划、再实施”的思路,抢抓“一带一部”的重要节点机遇,围绕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建成“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的目标,不断夯实开放平台建设。该县高标准、高品质完成县域经济突破、县城总规中期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生态蓝山建设、产业发展、品质活力乡镇、县城扩容提质等策划、规划。

  深入实施了总投资46亿元的城区扩容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投资9.8亿元的县城路网提质改造提前一年完成。19条扩容道路建设加快,21条主次干道和54条背街小巷完成提质改造,县城一、二市场完成升级改造,供水排污、管道燃气、垃圾收运、路灯照明、公交站台、小游园等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夔龙公园和舜水河左岸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新亮点。市容市貌整治有效加强,县城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强力推进,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合格,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正在深入推进。

  如今,曾经的一个偏远的边陲小镇蓝山已嬗变成一座产业发达、人气兴旺、宜商宜居的“魅力边城”。目前,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7.3%,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

  同时,蓝山深入推进了美丽乡村品质活力乡镇建设,全面完成8个乡镇和6个少数民族乡总体规划,楠市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毛俊镇和所城镇分别被列为全省特色镇和口子镇建设范围,塔峰、所城、荆竹、浆洞4个乡镇被评为全省生态示范乡镇。农村“五大革命”成效明显,农村改水改厕有序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进,13个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稳步推进,建成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127个村级服务站,虎溪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名录,上清涵村和大洞村分别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此外,省道322线、324线改造完成,二广高速和厦蓉高速竣工通车,南下广东、北上永州、东赴郴州、西进桂林更为便捷,湖南南大门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新改建农村公路483.36公里。11月23日,蓝山人民翘首企盼的毛俊水库建设启动,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夙愿,水库总投资达27.89亿元,是蓝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完成1.36万处水利工程和3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毛江水库续扩建工程和两江口水库建设启动实施。解决了12.0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60%的行政村通上自来水。

  电力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地方电网成功并入国家电网。新建1座220千伏变电站和2座110千伏变电站,城乡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城乡供电质量明显提升。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乡镇实现光网宽带全覆盖,行政村以上区域电话和移动信号基本实现覆盖。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87%,县境内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

  蓝山: 开放活力不断释放

  开放的活力如何释放?蓝山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做活了产业与项目两篇文章。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认为,近年来,蓝山始终坚持“产业蓝山,项目为大”的理念,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强化领导包干,一线指挥;强化部门联动,一线负责;强化业主主动,一线突破,以产业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经济建设和产城融合的“大发展”,从而进一步释放开放的无限活力。

  蓝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魏和胜表示,蓝山要坚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转型提质升级步伐,全力打造“产业蓝山”靓丽名片。

  近年来,蓝山在产业项目建设中,共实施建设项目595个,累计完成投资290多亿元。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现开工和投产,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湖南毛俊水库建设启动。成立城投、交投、水投、农建投等融资平台,完成各项融资30多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3家,规模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54.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2.3亿元。

  其中,新兴产业来势强劲,风电开发签约93万千瓦、核准40万千瓦,塔峰、大桥、四海坪等20万千瓦风电场开工建设。石材产业园完成征地2000多亩,中石、龙坪石材入园建设,蓝杰石材建成投产。成功引进湘商基金运营商实施铁锰矿循环冶化。以湘威制鞋、必达通讯科技、昇悦玩具、承阳针织、卓华服装等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扩产提能,毛针织产业实现自动化操作,归雁创业园12家企业建成投产,高信电子一期竣工投产,湘江源皮具产业园开工建设。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3亿美元,湘威制鞋多次跻身全省外贸进出口十强企业。

  现代农业发展向好。目前,蓝山共建成农产品基地242个,发展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4家,打造农业品牌50个,培育新型农业经济组织820个,完成种植业“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百叠岭”茶叶、“湘蓝”和“志昱”葡萄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舜玉”香芋被评为永州市知名商标。粮食、蔬菜、茶叶、水果、畜禽渔等稳产增产,烤烟收购稳定在7万担以上。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通关平台全面完善,保税仓封关运营,冷链物流主体完工。房地产开发102万平方米、销售6925套,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休闲娱乐提档升级。湘江探源、梨园赏花、茶园品茗等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打响。龙湾三蓝度假区、百叠岭生态观光茶园被评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大洞村被评为全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和全国“十大赏花基地”。

  产城融合魅力无限,并已成功申报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使产城真正实现融合,蓝山县通过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高水平规划设计机构合作,在已有较好条件的城北工业区规划建设道路、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车站、酒店、银行等现代城市功能设施,为工人安家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尽可能地让外出打工人员在原来的工业园区、现在的中心城区就业安家。

  如今,驱车在蓝山县工业园区一路走过,5万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和18万平方米的3000套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在一旁的永州高信电子已正式投产运营;不远处的承阳针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收缩发展后,也于2015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鹏达门业、中石石业、宏泰、迈斯特……多家新引进或扩建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即将投入生产。如此多的企业一时云集,大家看中的就是蓝山产城融合后释放开放活力,以及城市的发展潜力。

  现在,蓝山工业园区拓展到5.1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58万平方米,被评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据统计,今年,蓝山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309元、2093元、23672元和12025元,分别是2012年的1.42倍、1.7倍、1.24倍和1.39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在全面加快。

  今日蓝山,开放创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全县上下正在新一届蓝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描绘的蓝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为加快建成“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谱写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蓝山篇章而努力奋斗!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