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公路局的扶贫之道
发布时间:2016/12/19 17:16:51   来源: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作者: 郑陈   编辑:龙硕

  扶贫队员认真核对扶贫对象

  公路局长颜德彪看完贫困村民

  了解扶贫对象情况

  县领导检查扶贫工作

  华声在线永州讯(通迅员 郑陈)江华瑶族自治县凌江村由原贝江乡中星村、田坪村合并组成,地处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136公里,村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境内祟山峻岭,全村共11个组,299户1079人居民。该村属于典型的山区村,人平均水田仅0.29亩,以林业生产和林副产品生产为主,2015年林业生产收入人均不到1000元,是江华县重点帮扶的贫困村。作为凌江村的扶贫单位——江华公路局认真履行扶贫职责,与村支两委一道,狠抓扶贫基础工作,使贫困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人口得以脱贫致富。

  强化领导,齐心协力抓扶贫

  江华县公路局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年初,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副局长专门分管扶贫工作。组建了一个由3名工作队员组成的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员与单位脱钩,专门负责扶贫工作。对于扶贫工作的用车、用钱,江华公路局都给予大力支持。为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局长为首的局领导多人次深入村组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局领导到各部门负责人到机关党员与120余户扶贫对象实施了帮扶结对,为他们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局长颜德彪、副局长刘富红各扶持一名大学生,每年为其扶持对象资助经费都在4000元以上,扶贫队员孔湘浙同志独自扶助二名贫困大学生,每年资助经费在8000元以上。

  驻村入户,同谋共计促发展

  扶贫工作队下到村里,建立工作点,与村村支两委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与群众密切接触,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江华公路局驻凌江村扶贫工作队从2015年起开始入住,当时只负责中星村扶贫工作。因县里扶贫工作调整,2016年9月,田坪村一并交由江华公路局负责。由于原中星村党支部、全村群众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2015年底,中星村己整村脱贫,2016年初创小康村。田坪村合并到凌江后,该局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田坪村的脱贫工作上,结合“脱贫不脱政策”的有关规定,合理调度,实地调研,走访群众260多人(次),扎实掌握第一手资料,重新整理脱贫和预脱贫人员124户,467人的档案。

  扶贫队员及时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准扶贫政策、扶贫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进行村道硬化建设,完成了中星村通往田坪村的5.1公里水泥路建设。二是拓宽组道路基,完成了冬木塘、欧家、大田、凌荆公路的拓建,为今后的硬化路面,奠定了基础。三是维修好了凌江桥,为了孩子们上学村民出行创新了条件。四是在去年已脱贫的中星村开展美丽村庄、小康村建设。投资10余万元,绿化了8公里村道,建起了村民活动场。五是在预脱贫的田坪村加大了脱贫力度,规划了14.2公里村组道路的拓宽硬化工程,即将投入建设。六是开展村民人畜饮水工程,建成了3个组的人畜饮水设施。七是加大了危房改造力度,使8户危房改造户列入了改造计划;八是开展异地搬迁扶贫计划,计划异地搬迁108户,并在大枫坳建好了建房基地。九是疏通了溢洪河道300米,解除了沿岸十数户村民遭受洪涝浸水的危害。

  着眼未来,脱贫致富奔小康

  俗话说的:脱贫没得巧,产业是主道。要建成稳定的脱贫村,一定得有自己的产业,否则脱贫农户极易返贫。为此,江华公路局与村支两委一道反复研究,反复调查,根据本村缺地,无资源优势,不能办工厂,只能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小规模生态产业,也可依托产业政策,就地经营一些产业特点,规划了今后产业的发展思路,使该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扶持现有的娃娃鱼养殖,让农户逐渐做大做强。二是发展好现有的香菇基地,逐步建成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三是与旅游部门一道开发旅游生态产业基地。四是依托本村资源开发生态观赏苗木基地,让深山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五是利用好小水电资源,发展好小水电。六是发展飞地产业扶贫,利用好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到有条件的地方建一个猪场、一个养牛场,培养一批养殖能手,带动整村脱贫奔小康。七是由村里筹措10—20万元资金,由村里掌握,每年无息借给几户有产业发展能力暂缺资金的农户,支持他们发展产业,按协议到期回收,滚动发展。八是建设光伏发电田坪基地,开发光伏产业。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