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悟“禅”
发布时间:2014/10/21 00:00:00   来源:中国永州新闻网   作者:袁忠民
   零陵有座观音山,观音山有座观音寺。都因观音娘娘而名。

  零陵观音山,人们又称为观音坐莲台。“一脚踏两省,一鸡鸣三县”,是观音山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因为它地处湖南零陵、东安,广西全州三区县的金三角地带,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的湖南零陵珠山境内。

  那天,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从一条山石铺就的石径小道拾级而上,走进观音山,走进观音寺。因为到佛教圣地礼拜朝圣,最讲究一个心诚。

  路上,啾啾鸟鸣不绝于耳,树木花草密密的挤在山道两旁,十分扎眼。转过一片山林,走过一座小桥,只十来分钟,便到了山腰。抬眼向上望去,苍松翠竹掩映间,一座粉墙青瓦红门古式建筑呈现在面前。这就是观音寺了。

  观音山原来叫水源山。观音山的观音寺,是民众为感念祭祀观世音菩萨而修建的寺庙。

  站在寺庙前,极目远望,碧空如洗,有几朵白云飘逸着,有几只飞鸟在盘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蓝天下,青山相连,翠绿相拥,村落点点,田畴片片。置身于这美丽绝伦的图画中,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观音寺的门额上,镶嵌着四个锍金大字:观音禅寺。我凝望它,看到进进出出的参拜者们或匆忙或淡然的身影,心里突然有了一个问号:“禅”是什么?我在思考,在寻求。

  观音寺大门两侧,一幅对联赫然醒目:“为何来此;来此为何”。全联以四个字来回运用,给人以无限遐想与深思。它触动了我的神经。我在叩问自己:今天为什么来到这里?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红心躁。

  据史书记载,观音禅寺始建于明代中期,重修于清代嘉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寺院总面积2000平方米,为上下两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有信教群众上千人。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纪念日,观音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法会活动,湘桂两省八县区前来烧香、拜佛、祈福、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多达数万。可见观音菩萨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进入寺内。我怀着纯净的心境,去除杂念,请了一束高香,点燃,双手合十,把高香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向观世音菩萨三拜。然后,向寺庙两旁的佛像一路参拜过去。祈求全家平安,幸福。几位僧人正襟打坐,诵读佛经。他们目不斜视,专心致志,苦心修行,那木鱼被敲打得梆梆作响,嘴里还声声低吟,念念有词:“唵嘛呢叭咪哞……”一副清心寡欲、旁若无人的形态。

  寺庙右边的二楼,四角翘檐,楼顶悬吊一只硕大的铜铸大钟。有法师在撞钟,“咚——咚——咚——”,声音洪亮震耳,在寺庙内回荡,传向寺外,余音远播。似乎在撞击人们的心灵。人最大的弱点是欲望,酒色财气,七情六欲,为一己私利,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强取豪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斑斓。为什么这里却能这般清静?在寺庙后院,我遇到一位僧人,他面慈目善,大约50来岁。我疑惑地问:长期在这里不觉得寂寞?他淡淡的答:“水到渠自成,心静自然凉。不存欲念,心外无物。”

  走出观音寺,我再次回望寺庙门额上“观音禅寺”四个字,心中似乎有了一种顿悟,一点亮光。

  有人说,禅是一种感悟。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事宜知足,人贵无求,这是处世准则,也是禅之真谛;也有人说,禅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还有人说,禅是一种境界。寒山和拾得是两位著名的诗僧。一日,寒山问拾得:“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拾得答:“你不妨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看如何。”——面对世事缠绕,潇洒自在,宁静平和。吃亏是福,笑对人生。这就是境界,这就是禅悟。

  更有人说,禅是一种体念。怀化洪江古商城的“绍兴班”门楼有这样一幅对联: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事怎样醒得少醉得多。做人何尝不是如此。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一切随缘,即是真正做人处世。

 1  2 [下一页]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