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海勃湾 盼你“更森林、更文明、更光明”
发布时间:2016/07/01 13:04:14   来源:中国网   作者:山石   编辑:李闻

    作者山石

  6月20日,中国网等媒体以题为“乌海海勃湾,从反锁办公的区长透视全国文明城市”,报道了海勃湾政府占用牧民草牧场不予补偿导致上访事件不断的新闻,引起全国各地网友纷纷关注。

  近年,曾经“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内蒙古草变少了黄沙多了,“今不如昔”已经成为各地去内蒙旅游观光游客的共识,老天爷留下的那些家底,也架不住败家子们为了攫取利益任性践踏,在利益面前,有官商勾结,有恶意盗采,有非法买卖,各种吃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海勃湾牧民喊冤,政府官员被访民缠得没有办法无奈钻夹层,真乃一副活生生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居草原的牧民生活也就靠放牧牛羊了。看着一脸癞子头的草原政府官员想要有所改变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正如牧民所说,你要改变也得按照相关规定补偿,一言不合就开着推土机霸王硬上弓,这样的简单粗暴自然与中央有关草牧区的惠民补偿政策是相背弛的。中央有关领导多次表示不要带血的煤带血的盐带血的工程,因为弥漫着血腥味的成绩背后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像海勃湾区这些民众有怨气,今天堵门明天拦路,逼得领导上班时间不敢露面。时间久了,官民怨气日益深重,谁能保证没有冲突没有“带血的工程”出现呢?不对话不解决高高在上的公务员们,所作所为自然与写在门口的“为人民服务”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假如因为了建设乌海而把民众逼上绝境,这不是可以奔走相告的政绩,而是人人抱怨的政治污点。那失去人文情怀不会悲天悯人的官员,就成了危害一方的天煞星地煞星了!

  “依法逐级上访”也好,要求访民“心平气和”也好,在失去公平法治的环境下便成了扯淡,你不能要求一个饿鬼在翻垃圾找食物的时候动作像弹钢琴般的十指优雅,也不必期待逃亡的难民在飞机大炮轰炸下会露出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所以,高高在上的劝世联和“上访警示录”相对于连基本生存权都不能保障的牧民来说,便多了几分矫情,少了些许人情。那拿话呛访民的官员多了些“皇城根下的太监气”,少了些深入群众体贴群众的“和谐气”,“中国梦气”,“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依法治国气”。也可想而知,那“从来没见过市长的”“信访办主任”,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起到的不是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而是尸位素餐般得过且过混日子:你连市长都没见过,你如何在市信访办工作的?信访办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上传下达,“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守在市政府一楼门口的信访室主任连市长都没见过,这种情况也还有两种可能:一是市长从不出市府大门每天从窗口飘走,二是信访办主任的眼睛看到市长后会习惯性致盲。

  面对访民的诉求,那一直在“开会”的官员,到底在开什么会呢?是在开解决问题的会议还是开如何躲避访民的会议。假如天天在开解决访民问题的会议又如何有越来越多的访民堵门?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开逃避访民问题的会议,开“如何寻找更安全夹层”的会议。所谓“全覆盖”,所谓“包村”,所谓“内部会议”“扩大会议”“党委会”“常委会”“民主会”“生活会”,就成了“对付会”“推诿会”“逃避会”“借口会”“忽悠会”。开会的结果当然不是为了化解矛盾,反而显露了其拖拉懒散庸政不作为的工作作风和逃避走群众路线的官僚主义思想。蜗坐在夹层里的官员自然与阳光、健康、积极、开朗、朝气蓬勃、天天向上风马牛不相及。

  面对媒体的批评,一些从来不照镜子不自我批评的官员总喜欢说记者是“找茬的间谍”,甚至骂记者是嗡嗡叫的苍蝇,对记者避而远之,对采访提出的问题脑瘫般一问三不知。把“上级”、“宣传部”、“政治部”当挡箭牌,在更阳光更公平更法治的习大大的治国方略之下,是时候让一些庸官懒官烟官酒官茶官报纸官红红脸出出汗了!比如,乌海少数不会治理辖区解决老百姓问题的官员,吃着纳税人的饭,面对诉求张嘴就让群众“找法院”“打官司”“你倒是告啊”“原来还打算帮你解决现在你闹就偏不给你解决”,一个个要么脸拉得老长,要么一脸恶相,好像地主老财看到叫花子。事事都要法院去处理,还要你们这些办事人员干什么?还要这局那办这委那室养着帮闲人干什么?不如都趁早解散只留着个万能的法院就好了。对这些一边吃党饭一边往党锅里吐口水的党员干部,就该好好看看多多考察,别让鱼目混珠者坏了党的名声给政府脸上抹锅底灰。那些称记者是“间谍”和“苍蝇”的官员,只有自己做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没有缝的蛋”,才能不惧怕那无处不在的采访机逃开那令人心悸的嗡嗡声。否则,总有一种方式让你无处藏身,总有一种监督让你身败名裂!

  我宁愿相信,乌海那些不干人事的官员是“少数的”,期待有能站在锅边随时准备拣出老鼠屎的上级。乌海,只有人民都安居乐业了,她才能“更文明、更森林、更明珠、更光明”。

  文章转载来源:http://u.zp.china/news-107725-1.html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