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语言文字功臣” ——江华八旬老人奉兴朝传承古瑶文记
发布时间:2015/08/21 08:58:57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唐建国

  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唐建国

  “瑶族有语言也有文字”。从2012年到现在,历时3年,由中南民族大学组成的“瑶族文字研究课题组”对瑶族文字进行研究。8月17日,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召开的瑶族文字研讨会上,这一结论终于得到了国家课题研究组的证实。研究成果表明,目前共遗存瑶族古文字358个。

  358个瑶族古文字发现和确认,与现年80岁的江华瑶族奉兴朝老人所收藏的两件祖传“八宝被”密切相关。与会一些专家认为,奉兴朝是“瑶族语言文字功臣”。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中国瑶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31万,占世界瑶族人口的十分之一。瑶族因历史迁徙频繁,各方面发展受影响,没能创建整个民族都能使用的统一文字,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

  据保庆府志等地方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实行文字狱,当局严禁使用瑶族文字,导致瑶文难以推广使用。而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文大多为平地瑶,因汉化严重,瑶文已被汉字代替使用和推广。

  宋代以来湘南桂北一带瑶族居住区流传的一种似篆非篆、似汉非汉的方块瑶篆字,应当是瑶族的古文字。近日,一批语言专家、学者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汉冲村奉兴朝老人家中,探寻江华“神州瑶都”里古老瑶文的发展现状。

  据专家们调研结果,瑶文实物多为“八宝被”、围裙带、腰带、背带、床幔等妇女用物,认识瑶文者大多为女性。细看现代妇女所织“八宝被”,发现其图案、文字基本由瑶文符号与汉字相结合,还有的用瑶族花边与汉字结合。

  奉兴朝是现今村中唯一一个认识瑶文的男性老者。他家里珍藏保存了光绪22年和1957年的两件“八宝被”,为后人研究瑶文提供了有力活证和重要实物。

  奉兴朝家中的“八宝被”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瑶胞织锦中的一种,为旧时瑶女的嫁妆。她们将劳作时的情景用瑶文织于布上,配以“犀牛望月”等8种图案,反映当时瑶家日常生活。

  “瑶文写法很复杂,年轻人不愿意学,很多瑶民都不认识。”奉兴朝说。老人将“八宝被”铺于木桌上。“鸟、天、树、山……”奉兴朝用当地方言向众人介绍他识得的瑶文。他说,小时候伯伯教自己识瑶文。后因周围环境影响,家族对瑶文的使用日渐减少。

  “瑶文是瑶族的重要文化,希望相关部门将散落在民间有关瑶文的实物收集整理,进行研究,证明瑶族存在文字。”多年来,奉兴朝老人坚定“瑶族既有语言,也有自己的文字”,并将织有瑶文的“八宝被”珍藏留给后代。同时,他还踏遍全国不少瑶族地区对比取证,深入湖南江永县、道县,以及贵州、广西、云南、宁夏等地,经过反复对比和深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语言文字专家和相关部门的不断关注和重视。

  “很长时间以来,比较普遍的观念是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如今这个观念将改写。”奉兴朝老人介绍,上世纪50至60年代,江华发现了用瑶文写在纸扇上的字符“老古本文字”实物三件,当时仅有几名妇女认识。上世纪60年代,当地村民还发现了妇女织的“八宝被”用来做模本的两本纸质“瑶族文字”,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焚毁。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