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新“稻”路
发布时间:2024/03/14 10:59:15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陈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田人 蒋东新

东安县鹿马桥镇泉水社区按照每亩100元至150元的价格把村民的土地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社,土地经过平整后,再统一出租给有能力的种植大户,泉水社区共流转土地100余亩,每年将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过去小而散乱的土地如今成了整齐连片的土地,有效解决了耕地撂荒问题,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活力。

近年来,东安县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模式,把撂荒地整治和农村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

成立全县发展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粮食生产十条措施》,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粮食生产,加大对早稻集中育秧、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扶持。出台《关于奖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细则》,构建起“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村干部报酬补贴机制,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金融信贷“放水养鱼”,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农银对接洽谈会,引导金融资本下乡,加大对种粮大户信贷支持,带动金融机构发放各类惠农贷款4500万元。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实行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书“三级”书记抓粮食生产制度,建成6个县级双季稻生产万亩示范片、45个乡镇双季稻生产千亩示范区和256个村支部百亩示范点、262个村支书示范田。开展“抓党建促粮食生产”专项行动,全县70%的村(居、社区)因地制宜创建了一个100亩“党建+粮食生产”示范点,村(居、社区)支部书记带头种好30亩“书记示范田”。去年该县早稻播种面积27.61万亩,超预计数1.21万亩。同时,积极探索做活土地文章,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推行“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依托党建引领,将党组织建到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工作一线,按照“组织领、党员带、村民跟、同发展”模式,多措并举破解村级集体经济“根基弱”“路子窄”“力量薄”等问题,采用“党组织+企业+合作社+村民”的合作方式布局产业链,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培训,建立一套绿色高效的水稻产业体系,提升种粮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消费者喜爱、粮食安全得多赢局面。

井头圩镇、石期市镇、芦洪市镇等乡镇以“稻”为核,紧扣实现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推行“党建+产业发展”“党建+村企联建”“党建+特色旅游”,推动“千年应阳”党建综合体示范片区内资源连线成面、村与村之间抱团发展,加快实施果蔬种植配送、乡村旅游观光、生猪和蛋鸡养殖等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端桥铺镇坚持把党建引领“村企共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培育了“永舜”“香粮通”特色大米品牌11个品种,积极探索农产品“线下+线上”的新销售模式,以互联网推动传统农产品销售,在提高本地大米知名度的同时,巩固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如今,通过集中发力、集中攻坚,东安县村集体经济呈现新气象,逐步形成了“一村一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村级集体经济“百花齐放”,村民的口袋富了、村落的景色美了、村集体有钱了、村干部工作更有底气了。眼下的东安大地,正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一审:王柯沣,二审:严万达,三审:戴勤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