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小调里的百味人生
发布时间:2015/03/30 10:09:19   来源:永州网   作者:李丽   编辑:徐佳

  

祁阳小调传承人杨爱萍1982年演出《西宫词》

  

 

  祁阳小调传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敬郎三杯酒》剧照

  在打算做戏曲文化报道时,记者就翻阅了一些相关书籍,《祁阳小调音乐集成》编者,祁阳小调省级传承人蒋钟谱先生在该书中收集了近200余首小调,几乎都是他走访民间小调艺人,采用艺人演唱、他记谱的方式精心编撰而成。

  日前,记者在祁阳文广新局见到了这位已是杖朝之年的老人,他还给我们哼唱了一段:“插金花,插银花,正月插到二月八;田也种,地也挖,坐到绣房来插花。”

  从博采众长到独树一帜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其他艺术种类、门类的借鉴与吸收,祁阳小调也不例外。

  与祁剧、京剧这种大剧种相比,祁阳小调的发展历史稍显平凡,表演体系也不如祁剧那样完备。“过去祁阳花灯、山歌、小调经常同台演出,那时有些艺人离开花灯班社,就各自在农村卖唱或自娱。”蒋钟谱说,也就这原因,所以听着祁阳小调偶尔也能找到山歌、灯调、民歌等唱腔影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艺人们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于演唱中不断发展创新了祁阳小调,使之逐步形成以唱为主,说说唱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音乐性较强的民间曲艺形式,并日益完善,最终形成了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代代相传。1983年至2001年,祁阳小调先后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词典》《中国民歌集成》《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等专集全面系统介绍,并认定为全国性曲艺品种。

  从里弄小巷到艺术舞台

  祁阳小调流传于祁阳县城乡各地,还流传到了邵阳、衡阳、广西等地。

  过去,祁阳小调有两派之分,以流入祁阳的湘江为界,一派为湘江东南岸的白水、肖家、潘家埠一带,多以演唱细腻抒情的曲牌为主,唱词文雅,曲调细腻。另一派是湘江西北岸的黎家坪、文明铺一带的艺人,他们以演唱土生土长的祁阳牌子小调为主,唱词较通俗,曲调热情、粗犷,生活气息浓烈。

  “尽管两派风格不一,但唱的却都是发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市级传承人杨爱萍说:“这些小调,在解放以前,夏天凉快时,用来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荒年旱年,就成了乞讨的工具,所以小调也从不曾登上过世俗里的‘大雅之堂’,演唱的地点也多为里弄小巷、乡间田埂。”但到了明末清初,祁阳小调已成为灿烂盛开在民间的艺术花朵,蒋钟谱顿了会,似是在回忆,手指轻敲着椅子扶手说:“到民国十几年,祁阳城郊已建有12个花灯班社,在各地演出。”一旁的杨爱萍接过蒋钟谱的话说,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4月,祁阳小调艺人朱敦祥、朱美秀赴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当时还被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同年11月,时年近80岁的祁阳小调艺人杨梅生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农村艺术观摩会演,他以优美的嗓音演唱的祁阳小调《闹五更》,荣获优秀演出奖,并拍成了电影纪录片。

  从当下形势到未来展望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观众可选择欣赏的艺术种类也越来越多。戏曲市场开始滑坡,去听戏看戏的观众群日益萎缩,祁阳小调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少艺人选择转行,人才流失严重,创作者也不愿去苦心经营一个好本子了。蒋钟谱把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收集、整理的祁阳小调、民间音乐印制成册,自己还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但是,这个古老的文化遗产还是面临着缺少年轻男性传承人的困境。杨爱萍说:“旧时期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登台演出,所有的女角都是男子反串。现如今倒过来了,大多数的年轻男性都出去打工了,女子又不得不反串起男角。” 随行的祁阳县文广新局领导郑安顺说:“现在祁阳小调的表演者,都在四十岁以上,可是再过些时间她们在舞台上的表演精力就不如前了,人家就不愿意看了。如何培养年轻人学习祁阳小调的兴趣,目前的确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市民,在问及怎样看待祁阳小调、是否有想法学习传承时,一名姓王的市民摇着头说:“生存第一重要,再说也没有时间,所以没有兴趣学。”一旁的在读大学生汪丹则表示,小调作为朴实、易懂、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具有地方特色,值得学习。“我挺喜欢这些民间艺术说唱表演的,毕竟民族的东西就是世界的嘛,只是要去学的话,我还是没想过。”汪丹说。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对于祁阳小调,市民还是普遍看好与接受的。只是小调自身也要紧跟时代进行变革、创新。当然创新并非摒弃传统,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祁阳小调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除唱腔旋律好听以外,紧贴百姓生活也尤为重要。因此,在传承小调的优秀传统同时,要运用现代艺术手段进行创新、体现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理解,才能使祁阳小调更好地向前走。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