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世外桃源”——千年瑶寨勾蓝瑶
发布时间:2015/03/02 11:25:08   来源:0746门户网   编辑:实习甄芳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是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瑶族祖居地,有“世外桃源”之美誉。瑶寨至今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300多栋,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

  


  其中大型的有盘王庙、相公庙、老虎庙、关公庙等。这些建筑的造型精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独具特色,充分显示了瑶民工匠的智慧。遍布整个瑶寨的青石板巷道,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多姿多彩;檐饰彩绘或砖雕,点缀小型青石花格窗,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街景,古香古色。无论是登高而望还是在村中流连,环抱的青山与流水、小桥、古村,都是一幅天然的风景画。

  


  特色民俗:勾蓝瑶女“勾郎配”

  千百年来,勾蓝瑶有一句俚语:“好女不出石墙门”,意即好女不嫁出勾蓝瑶,多是女娶男嫁的招郎(入赘)成亲,因此许多人把“勾蓝瑶”误称为“勾郎瑶”。

  勾蓝瑶的女子不裹脚,因为女子招郎成亲后,是家庭的一个主要劳力、家庭的主事者,与男子共同参与生产劳动。在勾蓝瑶,女人掌握经济收支计划权的家庭达到90%以上。

  令人惊讶的是,男方入赘的“嫁妆”“仅仅需要四个鸡蛋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四个蛋子定终身。“四个蛋子”一般由男方母亲或媒妁带给女方家。如果女方家长接受 了,便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当男子来到女家,若女方母亲搬出红板凳给他坐,便意味着丈母娘满意这个女婿,可以在女家留宿了,直到生子之后完婚。而在生子之 后,男子若不满意在女家的生活,可以不负责任地“溜之大吉”。

  


  盛大节日:温馨质朴“洗泥节”

  勾蓝瑶寨传统习俗丰富独特,尤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的“洗泥节”为盛。

  旧 时,勾蓝瑶的田地离村寨较远,每日往返不便,因此农忙时节男人必须离家住在田边,女人白天从家里为男人送去衣食,晚上再回到家里操持家务。每年农历五月忙 完了春耕,男人可以洗清脚上的泥,回家歇上一阵。“洗泥节”正是瑶民们庆祝男人回家夫妻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勾蓝瑶胞或跳起大鼓舞,吹响芦笙,集体欢 庆;或耍龙舞狮,走村串户,甚至请来本地戏班唱上三天三夜,大办“苦瓜宴”,宴请宾朋好友。

  在洗泥节上,还可以欣赏到勾蓝瑶独具特色的瑶家女子拳。女子拳有岩鹰展翅、猛虎下山、观音坐莲等十几个套路,最初以抗匪自卫为目的,渐而演变成一项娱乐活动。而今,瑶家女子拳不仅在村民中传承,而且已进入当地中小学生课堂,作为学生的体育类课程进行推广、沿袭至今。

  


  景点介绍:

  古城墙系列。勾蓝瑶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受朝廷招安后,为把守粤隘,依山势在关隘口建筑了9座石砌城门及石城墙。石城门上建有守夜楼(类似长城的烽火台),并布有警钟,有厚约2寸的实木城门板,早开晚闭,铁杆为栓。城门两翼筑有石墙,高二丈,宽丈余,至明嘉靖年间全部完成。全长约2000米,至今尚存近千米。

  风雨桥系列。兰溪村水上和主要干道上还筑有许多遮风避雨的凉亭,称为风雨桥或廊桥,现存较完整的有6座。它们精致舒适、造型美观,有木凳或石凳供人们歇息,形成“水上有桥,桥上有亭,亭下有井,井旁是人家”的一道独特景观。

  古井系列。兰溪村处万山之中,古井之多堪称湘楚一绝。在兰溪,大小水井有100口以上;能供人畜饮用,而且还能养一片田地的,也不少于50口。其中蒲鲤井是兰溪的源头,位于上村古戏台旁,井深不见底。清水庵古井位于顶天宫社坛旁,古木苍天,水质清幽。

  社坛。社坛文化在江永县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兰溪村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顶天宫社坛,可惜大部分“鬼崽”(社公)在“破四旧”中被砸毁丢失,现存“鬼崽”近10尊,其中“社王像”是完整的,前额镌刻一楷书“王”字,身体侧面有“大明正德六年”的铭文。

  黄氏宗祠。兰溪村每姓都有祠堂,祠堂是宗族的圣殿。兰溪村现存祠堂13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黄氏宗祠,它又是兰溪村最繁华的商业区,祠堂侧面写有“财源万顷波涛”字样,是兰溪村的“王府井”。

  让泉巷,又称何氏进士坊。“让泉巷”距桥头凉亭10米远,坊内出了何文彬、何文彩两位进士,他们既在外面为过官,又在村内做过瑶长。并在让泉巷前凿有甘泉井眼,其泉水甘甜清洌,让予过往行人取水饮用。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