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生态促江华崛起 江华瑶族自治县创建湖南首个省级生态县纪实
发布时间:2014/04/28 00:00: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仪 唐善理

 

 

 

 

 

 

 

  总投资20亿元、规划面积近2000亩的神州瑶族文化博览园,即将开工建设,重点打造瑶族历史文化区、瑶族支系建筑景观区、瑶族墟日特色建筑区、瑶族村寨区、瑶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代瑶族特色商住区、瑶族特色度假酒店,集中展示瑶族原生态的文化风情。同时,不断加大城建投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把江华建设成为全世界瑶族文化的研究中心、传承中心、开发中心、展示中心。

  特别是涔天河水库扩建后,水库上游将形成一条70公里的深水航道,广阔水域将形成200多个森林岛屿,将呈现“南国千岛湖”的奇异风光。正在着手打造集湖岛观光、运动休闲、滨水娱乐、瑶乡文化体验、栖湖度假地产于一体的涔天河旅游度假带,必将成为江华旅游新的核心。

  如今,“神州瑶都、潇湘源头、生态江华”已成为江华旅游的响亮名片。江华旅游,从以前养在深闺无人识,到如今天下无人不识君,正在实现破茧成蝶的华丽绽放。

  生态家园:

  文明幸福瑶都胜桃源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以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第一目标,着力建设生态宜居与品质活力江华,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和美幸福瑶都的大道上走得从容而坚定。

  虽然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江华人在造城运动中,一直描绘着一幅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城区。通过先策划后规划再计划,江华高起点规划了县城新城区,拓展20平方公里。新城区建设一片,清理一片、绿化一片,再造了一个山水人文新城。近三年共计投入20多亿元,完善城市路网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建成瑶族图腾园、火车站广场、瑶都大道、江华大道为骨架等城市标志性工程,实施了7条城市主干道“白改黑”工程,改造城市次干道和背街小巷17条,新建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空气自动监测站等环保设施,启动了城市管道燃气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

  高标准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全力打造国家园林县城。建设了11.3公里城市森林绿道——瑶都大道,县城内13个森林公园、7个水上公园、5大水系建设全面推进。121个单位实施了机关院落花园化建设,拆除围墙1050米,拆除临街门面127间。有4个单位评为“全省文明单位”,42个单位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营造了一个“城在山水中、房在树林中、人在图画中”的优美环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向世人展现出江华山水交融的自然景观、和谐甜美的乡村画卷,让人惊叹,令人神往。

  进入二十一世纪,江华人民把美丽乡村建设做到了极致。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余万元,实施村庄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12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实行“户收集、村分类、乡运转、县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每家每户都有垃圾桶,每个村都有垃圾池,每村都有保洁员,每个乡镇都有垃圾中转站。每月评比“三佳单位和三差单位、三佳乡镇和三差乡镇”。

  大力做好“三清五改”,农村环境“脏、乱、差”彻底改变,随处可见的“招呼站”、风雨亭,展现出环境优美、庭院美化、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

  如今的江华,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民富、业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正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江华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大道上豪迈前行。

[上一页1  2  3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