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生态促江华崛起 江华瑶族自治县创建湖南首个省级生态县纪实
发布时间:2014/04/28 00:00: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仪 唐善理

 

 

 

 

 

 

 

  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进驻江华。温氏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生猪养殖加工和饲料加工基地,年出栏生猪将达50万头,全县农民每年可增收1亿元。全国最大的水果种植深加工企业杨氏果业入驻江华,流转土地6万亩,投资6亿元建设果园基地和水果精深加工厂,打造特色水果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一批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成功,促进了全县农民增收。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234元,增长11.2%。实现1.1万人脱贫致富。

  ● 生态工业蓬勃发展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创新征地模式,2012年一次性依法征收土地1万余亩,大气魄、大手笔建设“生态型、规范化、花园式”工业园区,打造现代化的山水园林生态工业新城。目前,江华工业园区“一区三园”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园区绿化覆盖率45%以上。

  引进生态工业项目。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个不上,凡是“三高”企业一个不引。依托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成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已有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稀土公司、中国风电集团、安徽海螺集团等14家上市公司和集团在江华投资兴业。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绿色项目、循环项目的竣工投产,极大地利用了资源、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收获了绿色GDP。

  投资15亿元的海螺水泥,一期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已100%达产,实现年产值6亿元。投资1亿元的海螺塑编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竣工投产,实现年产值2亿元。中国风电集团投资30亿元的风电开发项目,首期投资10亿元装机4.8万千瓦,预计4月底24台机组可全部并网发电。卓业电子、五矿稀土、正海磁材、凯盈科技、温氏饲料、紫东建材、栋梁木业等一批工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将陆续竣工投产,预计可新增工业产能50亿元。新引进的九恒集团、拥城电子、鑫晖源电子科技项目都是高科技企业,建成后年产能可达30亿元,可解决近5000人的劳动就业。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专门设立了江华高新技术矿冶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上规模、低耗能、轻污染、高效益的项目和产业。该园区龙头企业坤昊实业,投资15亿元的矿冶循环经济项目,是以低品位、难处理、多金属共(伴)生矿矿产资源为原料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低品位矿150万吨,利用水淬渣生产矿渣微粉60万吨,回收稀贵金属5000吨,利用装机余热余压发电36MW,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变废为宝、绿色循环和工业“三废”零排放。整个项目年产能达50亿元以上。

  如今,江华已形成了矿冶循环精深加工、稀土新材料、新型环保建材、绿色能源、绿色农林产品、生物医药、轻纺服装和高端电子信息等8大产业,每年工业投入10-15亿元,将新增工业产能30-50亿元,实现传统工业向生态型新兴工业的转型升级。

  ● 生态旅游美丽蝶变

  江华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瑶族风情,着力整合“瑶族文化、自然景观、生态气候”三大资源,构筑大旅游格局,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涔天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江华旅游重点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县财政每年设立不低于600万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引导资金,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近两年先后投入5亿元,逐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修建直达景区的旅游公路100公里,开工建设四星、五星商务旅游大酒店5座。创建了2个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完成了仙姑岩硫磺冷泉、沱江双洞温泉、黄龙山瀑布群、宝镜古民居、瑶族文化公园等一批观光型、文化型、生态型、体验型、学习型的旅游产品。

  江华拥有瑶族长鼓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盘王大歌、火烧龙狮闹元宵、串春珠等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湖南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每年举办的“瑶族盘王节”、“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节”、“火烧龙狮闹元宵”、“瑶族茶文化节”等节庆和民俗表演活动,成为江华旅游的特色。积极鼓励全县瑶胞穿瑶服、说瑶话、唱瑶歌、跳瑶舞、办瑶族特色婚礼,传承民族文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