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湘剧走向“现代”
发布时间:2015/05/07 08:47:08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编辑:徐佳


 4月30日晚,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在长沙市湘江剧场首演。(资料照片)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5月3日晚,长沙市湘江剧场里,座无虚席的观众被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深深吸引。两个小时的演出,剧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月亮粑粑》是湖南省湘剧院今年排演的新剧,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编剧,著名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总导演,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等主演。

    这一现代湘剧,讲述的是乡村民办女教师秦雅云为培养学生做出个人努力和牺牲的故事,彰显普通人的中国梦。全剧每一幕都有大段的主人公唱、演呈现,抒情贯穿始终。王阳娟凭借深厚的唱、演功力,让“秦雅云”这个舞台形象深入人心。年轻演员也有出色发挥,饰演秦雅云女儿波儿的“90后”演员张丽华在剧中有大段唱词,精彩的唱腔博得观众喝彩。

    “乡村教师的坚守令人感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老师周霞说,《月亮粑粑》情节感人,结构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演员们情感真挚,声音优美,值得称赞。

    王阳娟清晰地记得,从进场排练到4月30日首演,共经历了59天。在这期间,导演和演员们没有节假日,一心倾注在《月亮粑粑》的创作排练上。

    “有几段戏,需要演员跪在地上,一天下来,好些演员膝盖磨出了血。”王阳娟挽起裤脚,记者看到她的膝盖上有一块已经结痂的伤疤,就是排练留下的。

    首演当天,编剧盛和煜便嚷着要庆祝庆祝。对他而言,首演既是卸下了包袱,也是完成了超越。

    “创作这个剧本花了一年多时间,是我耗时最长的一个舞台剧。”盛和煜坦言,为了寻求突破,超越自己之前的作品,创作特别艰难,有好几次想回过头按常规的思路写。有一段时间,他脑子里全是戏,“一个晚上要起床十几次,有新想法就要赶紧记下来,不然怕忘了。”

    说起选择“乡村女教师”这个题材的初衷,盛和煜的思绪回到了30年前。那时他还在常德工作,有一次到石门县深山里采访一位朴实的代课老师,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后来写成歌剧《妈妈,我对你说》和京剧《黄荆树》,演出后反响都很好。

    2014年,盛和煜曾经工作过的湖南省湘剧院请他写一个剧本。盛和煜又想起这个题材,他放下手头正在筹备和创作的4部电视剧、3部电影,投入到湘剧的创作中。

    在《月亮粑粑》中,盛和煜在结构上进行创新,一改传统戏剧中用强烈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做法,弱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的内心表达。

    总导演张曼君说:“戏曲的生活化、古老湘剧的现代化是这部戏的最大特色。”王阳娟说,表演上,《月亮粑粑》与《李贞回乡》、《谭嗣同》等传统剧目不同,放弃了戏曲程式化的东西,借鉴话剧表演,更加强调演的成分,演员用生活中的细微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在音乐、舞台呈现上,导演也动了很多脑筋。剧中融入湘西山歌等民间音乐,并首次在湘剧中采用交响乐与民乐相配合,使音乐饱满而丰富。巧妙融合现代舞蹈。如第一幕,黄荆树小学房屋倒塌,就是用现代舞来表现救人的场面,更富观赏性。

    “古老的湘剧跨出了一步。”湖南省湘剧院书记张克浪说,传统戏曲要传承发展下去,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是在保留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时代贴得更近,让年轻人能够接受。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