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殿中央,一座白色的柳宗元塑像依北墙放立,先生面容清瘦矍铄,神采奕奕。北墙正中刻有“利民”二字。“利民”是古往今来的平民百姓对为官者的期望,柳宗元毕生以身示范着这二字,因此深受百姓爱戴。柳宗元迁任柳州刺史后,为民兴利除弊,着力改善柳州落后的面貌,实现自己“官为民役”、“利安元元”的政治主见。他拥有四大政绩:释放奴婢,发展生产,关心民众,兴办文教。柳宗元不仅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把这方面的许多思想发展到接近或达到近、现代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水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包容了哲学上、政治上的两重含义:哲学上以人为本、轻天重人,倡导“天人不相预”的自然观;政治上以民为本,倡导吏为民役,民为君本的思想,不愧为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革新政治家。柳子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柳宗元变革图新、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成就了湖湘文化品格,对后代贤儒产生了巨大影响。
走出正殿,走入阳光普照的后院里。庭院正中坐落着一座雕刻精美、飞檐凌空的木亭。四围绕着木檐青瓦、青石板铺成的回廊。走廊上矗立着怀素的《圣母贴》碑、《秋兴八首》碑, 其“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正面墙壁上是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三绝碑”,它拥有韩愈的《荔子碑》、苏轼的书法、柳宗元的德政,三者溶为一体,享有“国宝”之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右廊上雕刻有严嵩《寻愚溪谒柳子庙》碑,庙内可谓书家云集,丹青荟萃,珍贵碑刻遗存丰富。
踱步走出幽深宁静的庭院,徜徉在柳子街上,厚重的青石板路似乎象一位经历无数世事的老人,在向游人诉说着千年前先生的故事。愚溪伴随着民居静静流淌着,蜿蜒迤逦,九曲十八湾,直流向远方。溪旁竹林阵阵,让人们回想起《小石潭记》等八记的幕幕风景。
接下来的几天,我走遍了零陵的众多名胜古迹,寻访着柳宗元先生的足迹。在香零山湖畔,我踱步江边,观香零美景。恰逢雨后日出,烟锁山脚,雾雨朦胧,往来舟楫,若隐若现,万顷江面烟波浩渺。先生曾于此作《登蒲州石矶望江横口,潭岛深回斜对香零山》诗。于湘江畔朝阳岩上,听湘江涛涛江水声,观滚滚江涛汹涌北去,吟颂先生《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切身体会先生谪居异乡,孤独苦闷,寄情山水,感悟江雪之景的美丽与苍凉。萍州岛自古为潇湘两水汇合处,汇聚成湖湘母亲河—湘江,峰回路转,浩浩荡荡,迤逦北去。逢春夏水涨,立于岛上石矶,举目四望,黄叶古渡,江天风月,远浦归帆,渔舟唱晚,画意诗情,尽入眼底。先生曾写下《湘口馆潇湘二水所汇》诗,记录了萍岛旖旎迷人风光,令世人神往。凭江远眺,回龙塔屹立河畔,巍峨壮观,千百年来,默默护送湘江水往北奔流而去,为民间降住孽龙,镇住水患……零陵的每一处风景,几乎都留下了先生用十年光阴走过的足迹,留下了先生对大自然与生命的诸多感悟。
在零陵的几天,我的心沉浸在激越之中,触景生情,我深深缅怀柳宗元这位杰出的散文家。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可先生的思想、人文精神象春天和煦的风儿一样吹拂着一代代生生不息的人们的心灵,滋润着零陵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在华夏子孙心中撰写永远清新镌永的千古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