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柏俊林
“老王,看你那高兴样,你今天肯定又去做好人好事了!”3月30日中午,一回到家里,老伴对老王说。
“今天我组织几个开店老板捐出2万块钱,准备帮助下河线社区建起老年活动室,30多名老人高兴得像孩子似的。”老王在老伴面前炫耀着。
年过六十的老王名叫王晓儒,是永州市冷水滩区菱角山社区居民,是位老党员。他上世纪90年代在市直一企业工作,90年代末企业改制后便下了岗,与妻子经营起一家小五金店。老王对公益事业却很执着。1999年他加入了冷水滩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菱角山分会,并担任了一个不拿酬薪的党支部书记,社区居民称他为“无薪支书”。
作为个私协会负责人,打假、调解、维权是家常便饭。2月初,一名妇女拿着一双某品牌的鞋子找到王晓儒,投诉说,这双鞋只穿了不足两个月鞋根就断了,她找到店家要求换,店家不理会。老王认真看了鞋,凭着多年的打假经验断定此鞋肯定有问题,于是带着这名妇女找到店家,说明了卖假货的利害关系,店主看到老王一身正气,乖乖地把一大部分鞋钱退给了那名妇女。
做公益,老王上了瘾。从2005年起,王晓儒在冷水滩区个私协会发起爱心助学活动,成立了“寒门学子基金会”。去年8月,老王组织开展“光彩助学”活动,支部党员捐款2万元,资助屈丹、熊运旭等6名贫困学子上了大学。王晓儒和他的基金会近年来先后资助近百名特困学生圆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