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李某雇佣了多名农民工在其承包的烤烟地从事烤烟种植和管理工作,拖欠张某等38名农民工工资近6万元。由于此案涉及人员较多,多数农民工家庭生活困难,在陈述案情的时候,很多农民工面露焦虑和心酸,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法官在走访当地的村干部,了解情况后,来到李某承包的烤烟地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真是想不到哟,这么大的太阳,法庭的法官还到我承包的烤烟地来做工作,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有什么不能商量解决的事情呢,我会想办法尽快把拖欠的工资发给他们。”被告李某很受感动,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每月逢1、4、7是该县桃川镇的圩日。桃川法庭为了方便群众,让群众少跑路、少花费、少操心,把法庭设在圩场,把法律咨询台搬到集市,为从各个偏远山区前来赶集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及时受理调解各种民事纠纷。一位来自瑶山深处年近七旬的老人,来到法律咨询台,情绪激动地说要把三个儿子告上法庭。老人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前,三个儿子轮流把老人接到家中赡养。随着老人年事已高,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他们开始相互推诿,一段时间后,老人与儿子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三个儿子都不管老人的衣食住行,老人没办法,只好起诉三个儿子,要求他们赡养自己。法庭的工作人员听完老人的诉说后,主动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联系到村里找老人的三个儿子,从情理、法理、道德等多角度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最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商量如何照顾老人,并表示一定会把老人赡养好,为老人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