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一大早,蓝山县竹管寺镇成家村里一派忙碌。记者看到,保洁员认真地清扫村道,村民们纷纷把家里的垃圾倒在穿梭着的垃圾清运车里。
村民杨莉芝高兴地对记者说:“咱们村曾被叫作‘臭水村’,现在可是远近闻名的清洁村。”
成家村810户4300人,村庄大,环境卫生曾经较差。后来,村里聘请了保洁员、垃圾清运员,村庄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可不久,卫生状况出现反弹。
村支书成贵茂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过去村里聘请的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意见很大。”
“去年7月,我们把全村划分成4个卫生区,把卫生保洁与垃圾清运公开招标。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问题,结果效果很好。”村主任成大雪接着介绍:“今年1月,我们进一步完善考核,年终对保洁员、垃圾清运员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的发奖励工资。并重新公开招标。目前,我们的做法在全镇推广。”
村秘书成建生给记者算起经济账:“以前,村里聘请6名保洁员,工资一年4.32万元。清运垃圾费一年7.3万元。而现在,只有4名保洁员,每3天清扫1次,每人每次计酬70元,每人每月700元,一年4人总计3.36万元。垃圾清运每月开支2880元,一年3.456万元。保洁总共比往年节省开支4.804万元。”
开垃圾清运车的是该村村民成立三,每月纯收入2200元,而且还能兼顾养鱼。他说:“这份工作我非常珍惜,一定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