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大早,江华县沱江镇德桥河村村头的永州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秸秆收购点,前来卖秸杆的村民排成了长龙。种粮大户付享军高兴说:“过去,我们把双抢后剩下的秸秆一烧了之。想不到现在却能卖钱。今天,20亩早稻秸秆就卖了近5000元。”
“这得益于县里1.2万吨农作物秸秆生产双孢菇项目的实施。”该县农业开发办主任蒙凌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约一半存在秸秆中。因此,秸秆富含有机质、氮、磷、钾、镁、硫等多种成分,能为食用菌、蔬菜、果树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潇源公司技术员谢和海接着说。
今年,该县引进潇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高温发酵加工成菌筒,生产食用菌。预计,全县双孢菇等食用菌产量达10800吨。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菌筒还作为有机肥,供给2300亩水果、2.4万亩蔬菜、1.8万亩茶树。
“到目前,全县已有2万亩早稻的秸秆以每吨600元的价格,销售或预定给龙头企业。全县70%以上的有机蔬菜、食用菌等被上海、香港、广东等客商订购。”该县农业开发办项目股负责人宋玉双告诉记者。
“以前,因为秸秆没用处,放着还占地方,大家都采取焚烧的办法处理秸秆。污染环境不说,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现在家家户户卖秸秆,增收、环保双赢。”德桥河村村民付方菊说:“今年,我的早稻秸秆卖了1500元。钱虽不多,可认识到秸秆的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