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选拔干部
发布时间:2016/10/29 13:26:00   来源: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作者:李春林   编辑:黄锐

  华声在线永州10月29日讯(通讯员 李春林) 近日,从《湖南领导人才网》了解到,浙江嘉兴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办公室在当地日报、网站上,公示了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预备人选,除了本人的照片、学历、工作简历、现任职务等信息外,还公开了其配偶、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的社会身份。据了解,这一做法在全国尚无先例。

  可以这么说,凡是参加过公务员招考的,十有八九对之赞不绝口。因为,他们都希望能真正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与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争个“饭碗”。笔试过关斩将,好不容易熬到了面试,谁料我是第一名,第二名是人家“某大人”的儿子,我能不紧张吗?特别是屡败屡战的公考者,越发感觉背景的重要。多希望“晒晒家底”看看究竟是自己素质差还是命运差。

  可以这么说,凡是“没底气”的公务员,十有八九对之赞不绝口。因为,他们都希望能真正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与那些“有底气”的公务员比比高与低、强与弱、能与庸。我能力强、他能力差,但在竞争职位时,我有为而无位,他无为而有位,我能不气愤吗?特别是在中国,公务员的政治生命太过短暂了,越发感觉“靠山”的必要,多希望“晒晒家底”看看无能有位之辈红红脸,出出汗。

  但也可以这么说,80后的副厅级、85年后的副县级,这些幸运者亦大有不乏高能力高素质之辈。13亿人口年轻有为的能人大有人在。但人们的常见心理是缝此幸运儿必质疑他的家庭背景和身份厚薄。我们法院系统一出个20几岁的副院长,大家一定会惊讶一声,然后问:他父亲是干什么的?习惯性质疑的背后,是强烈的不信任。年轻有为的官员们也很无辜,无论怎么解释,也难打消所有人的疑虑。

  浙江嘉兴市选拔干部的做法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此做法我举双手赞成。我佩服他们的勇气,有勇气为公务员的仕途晒晒太阳,有勇气去杜绝人情的介入,有勇气奋力划浆去靠近彼岸那边的公平公正。我特别佩服他们的创新精神,敢于打破陈旧的正统模式,敢于探索选拔干部这可谓天下第一难事的新方法、新路子。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说得很好,不仅在选拔后备干部方面,在其他公职人员的招聘、录取过程中,公开家属身份的做法,同样应该被采用。因为,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一些新闻一再将“父亲招录儿子”、“因岗定人,只招录内定人员”等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不管这些新闻最终被证实还是被证伪,公务员招考、干部选拔亦或其他公职岗位招聘,公开家属的做法,总能避免各种猜忌、质疑的存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选用人的领域里,任何确保公正公平的努力,都值得尝试与推广。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