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永州9月20日讯(通讯员 李春林) 今年以来,祁阳法院100名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依法履行职责,共参与审理基层法庭民商案件509件,调结案件422件,调解率82.9%,共参与执行基层法庭民商案件97件,执行和解案件81件,执行和解率83.51%,兑现执行标的36.9万元,净执结率67.8%。全院8个基层法庭各项司法绩效指标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长足的进步。
村干部身份的人民陪审员善开“三会”。一是开好家庭会。村干部身份的人民陪审员充分利用自己在农村群众中的威望,善于在庭审外召集当事人及其亲属开个会,通过开会的形式做透双方的工作,促使当事人依法表达诉求、依法达成和解。二是开好村组干部会。碰到一时难以解开的“症结”,陪审员会及时召开村组干部会,发动辖区村组干部参与调解,群策群力解决难题。三是开好村民代表会。经过多方协调,辖区行政村(居委会)已基本上将化解发生在本辖区范围内的诉讼纠纷列入村(居)委会的工作重点。同时为化解重大、疑难诉讼纠纷,陪审员及时提议召开村民代表会,站在关乎全村群众利益的高度,动员全民参与息纷止争中。
专业技术型的人民陪审员拥有“两心”。一是公心。专业技术型的人民陪审员始终唯专业技术标准为中心,客观评判事情的性质、成因与结果。在技术上,从不弄虚作假,特别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证据领域善于打假,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事实的真相,从而为法庭公正裁判提供了科学依据。近两年,辖区当事人在身体权诉讼中伪造医疗发票、虚拟医疗开支等现象比较严重,专业技术型的人民陪审员为发现此类问题和解决此类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热心”。专业技术型的人民陪审员不但在诉讼领域热心用技术为当事人解困释难,同时热心用技术为当事人解决诉讼外的困难与问题。今年来,电力系统的人民陪审员就为辖区13个村组农(居)民解决了农网改造方面的难题,得到了当地群众广泛赞誉。
公务员身份的人民陪审员会走“一条路线”。这条路线就是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该院共有27名公务员身份的人民陪审员。他们在陪审案件中时,敢于打破法官坐堂办案一成不变的模式,勤于依法下到基层调查核实问题,查明事实真相,为处理问题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农村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无法联系的情况下,缺席开庭、缺席判决很不利于矛盾的化解,甚至于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会走群众路线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截止目前,该院公务员身份的人民陪审员陪审的离婚案件没有发生一起上诉改判、发回重审、或申诉信访,基本实现了案结事了的办案目标,群众路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