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责任落实,力求整改到位。为推进整改落实,县委成立专项督办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印发了《东安县教育实践活动党委(党组)书记工作清单》,逐项明确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职责,要求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一把手”,认真履行“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县里还积极推行县级领导“点上查”、县委活动办“经常查”、县人大督查办“重点查”、县委督导组“具体查”的“四位一体”的督查督导工作机制,组建20个督导工作组对129个活动单位实行督导工作全覆盖。各督导组敢于“唱黑脸”、“当包公”,真督实导,从严把关,把螺丝扣拧紧拧实,把压力传导到位,坚决做到不达标准不销账,不达要求不放过。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将“东安查漏补缺‘回头看’,聚焦‘四风’强整改”的创新做法列为全省10个创新做法的第一位在全省推介。
关注民生 推动发展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关注民生,促进发展。”东安县始终把开展活动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促进重点工作落实结合起来,把干部引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推进“五个东安”建设的强大动力,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共产党人的“奋斗指数”提升东安的“发展指数”,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今年1-6月,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8亿元、23.9亿元和22.3亿元,分别增长3.5%、10.8%和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90元,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0元,增长13.2%。
东安县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继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考核标准、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在一线指挥,责任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着力解决落地难、融资难、征拆难等项目建设突出问题,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东安县确定66个重点财源建设项目,其中新建48个、续建18个,计划总投资182亿元。1-6月,市考核东安县的60个“十百千”项目完成投资22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55%。神华国华永州电厂进厂道路和运灰道路征地拆迁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将于10月份开工建设。芦江水库已完成立项。新开天东安鸡产业开发项目已试产,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过10亿元。总投资6亿元的烟竹山庄国际农业养生文化园已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来势较好,全县共引进项目38个,到位内资16.2亿元,到位外资4000万美元。在6月份“沪洽周”招商活动中,东安县共签约项目3个,其中省签约项目1个(全市共3个),签约资金5700万美元;市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6.7亿元。
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立场,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以活动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来促进民生改善。全县民生民本持续改进,民生投入大幅增加,民生相关支出达6.1亿元,同比增长12%,占财政总支出的70%。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28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72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037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9.8%。省市确定的为民办实事有条不紊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县城菜园子的整顿、紫水河流域保护和治理、食用油和米粉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社会综合治理“云数据”指挥处置中心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县城小区建设管理等县定10件实事全力推进。东安县今年上半年综治民调在全省排第12位、全市第3位。围绕夯实发展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平安县、中国德文化之乡、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竹产业科技园、高铁新城等十大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旗帜就是方向,标杆就是力量。标杆迸发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打造“五个东安”的强大正能量,激励63万东安人民向着更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