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道路整洁了,店面规范了,交通秩序变好了;背街小巷华丽转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现象有了显著好转。一批古墙、古建筑得到兴建和修复,古城零陵古意渐浓。
在农村,硬化道路,改善交通,清扫垃圾,修建垃圾站、沼气池,改水改厕,种植景观树,新农村建设全面有序推进。
永州市零陵区的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纷纷下基层,进车间、入农户,与群众一起,共同谋划和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推动了零陵区各项事业稳步和快速发展。今年前9个月,全区实现GDP增幅、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等多项指标,增幅都排名全市第一;创国卫工作在全市历次考核中都排名第一;上半年综治民调排位由去年的全省85位上升到23位,前进了62位,在全市、全省进位都属最多。
实事办实“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这是零陵区委书记严兴德今年初,在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时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严兴德要求区委以上率下、带头示范,实打实转变干部作风。
该区24个党(工)委、39个党组、53个党总支、1110个党支部,25566名党员,把扎实转变干部作风作为重头戏唱,结合本区实际,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重点领域“四风”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狠下功夫,力求干部转作风转岀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区委把“提振精气神、作风放首位、为民敢担当、党员作表率”作为全区的一个主题活动,在全区掀起了“转作风、敢担当、作表率、提效能”热潮。
该区要求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征求聚焦“四风”的意见不少于20条,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补火”,通过走村串户调研、带着问题夜巡、召开座谈会、接待来信来访、网上信箱等,共征求意见建议1.1万多条,其中对各级班子意见建议7000多条,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4000多条,反映社会治安和民生问题的近1000条。
针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全区制定出台了作风建设“十个不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责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采取“一案三罚、上溯一级”等前所未有的惩罚力度,“零容忍”铁面问责。部署开展“书记去哪儿了”、“干部去哪儿了”、“车子去哪儿了”、“一把手公开承诺”等活动,促使党员领导干部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自己,以身作则,反“四风”改作风,体现出强大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大为提高,加快了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批老大难问题得以逐步解决。
一度停工的萍洲大桥建设工程是市民议论最多、反响最强烈、意见最大的问题,通过转作风、调班子、压担子、定责任,工程重新复工并明显加快了建设速度;备受市民关注的南津渡大桥维修加固工程,通过干部转作风、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工作,比预期提前3个月通车。
区里把“四大家”班子和48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转作风作为整改落实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落实,区委常委班子针对班子自身建设、信访积案包案、10件惠民实事、作风建设等36项问题,明确了6个方面56项整改措施,90%以上如期整改到位,余下的几项限时在12月底整改到位。其他区领导班子和党员区级领导共明确了728项整改任务,整改率达到了90%以上,余下部分明确了限期整改时间表。全区112个正科级单位坚持开门整改,实行“挂图整改式”销号,以清单的形式在本单位或下级单位内进行详细公示,以督促工作和作风的整改落实。
在“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一个一个攻坚,一项一项突破,通过书记一线带领、领导干部带头、领导机关带动,促动全区精简大小会议100余个,减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26个,调整清理多占办公用房面积3320多平方米,清理清退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26台,查处吃、拿、卡、要问题和庸懒散拖问题470人;查处在项目审批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问题25人次;通报违反“十个不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165人次;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812个,查处人数10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