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李文龙
大街小巷越来越干净整洁,行人交通越来越井然有序;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实现华丽转身,被视为“肠梗阻”的城市断头路一条条被打通,一个个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安置小区相继建成……
冷水滩区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对专项整治任务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市委书记陈文浩多次亲临指导的要求,将“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与教育实践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全方位、大力度推进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工作落实,大幅提升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党员干部的执行力,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领导带头实打实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冷水滩区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委分三批安排部署的55项专项整治工作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要求的整治村等基层干部办事不公,损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涉恶涉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始终坚持“狠、准、韧”的劲头,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对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提高整治效果。一方面,突出“领导抓”。凡是上级要求整治的任务,都首先明确要求区级领导带头抓、亲自抓。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和要求下达后,冷水滩区在全市率先明确了第一批34项专项整治工作的牵头责任区级领导和配合责任区级领导;将三批共55项整治项目和由领导个人牵头负责的或配合负责的专项整治项目都做了明确要求,督促区级领导常抓常管。另一方面,突出“抓领导”。凡是要求下面整改的,区级领导都要带头改、示范改,不允许领导当“裁判员”。区委从规范上下班纪律细节抓起,要求所有区级领导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规定,8点之前赶到办公室,并佩戴工作牌上班,安排督查组全面督查通报,较好地发挥了领导示范带动作用。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上要求领导带头, 50多名区级领导全部严格对照标准,一次整改到位。
为防止整治工作出现“上头热、下面冷”局面,区委、区政府全面建立了上下联动机制、工作对接机制。区级层面上,区级领导根据各自分工,带头深入所分管部门和联系的乡镇,为专项整治工作强力推进树立标杆。区直部门层面上,各牵头单位“一把手”认真履行牵头责任,制定专项整治“子”方案。乡镇街道层面上,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分类制定了“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专人专抓专管,全区层层落实了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形成了上下协同、狠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在开展村(社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上下联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快的速度、最严厉的惩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问责基层党员干部30人,惩治了基层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推动了基层干部作风转变,稳定了基层群众的民心。
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省市安排的55项专项整治任务,坚持铁腕整治、铁面无私、铁纪如山,动真碰硬,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区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6个督导组常抓常管常督导,对所有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工作纪律、公车私用、违规职务消费、办事效率不高及乡镇干部“走读”等10个方面开展重点检查,问责党员干部114人。在伊塘镇麻塘村“低保”案件中,麻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秘书、伊塘镇民政办主任、副镇长、镇长、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局局长等多人都受到严厉处分。
在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上,区里制定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面清理整治奢华浪费、规范公务接待管理等多个文件,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工作日中餐禁酒等16项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各单位执行力明显增强,广大群众感觉到了作风转变的新气象。
专项整治硬碰硬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区委、区政府上下联动,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动作迅速,敢于碰硬克难,一大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了果断处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在为民办实事中得到大幅提升。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有了切实好转。全区上下严格落实了加强作风建设的挂牌上岗制度、上班打卡制度、工作去向牌制度等规章制度,方便了群众办事、来访和监督。全区各审批职能单位在审批办结时限上切实执行省、市有关规定,在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基础上再缩短三分之一。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标准。先后组成检查组开展明察暗访17次,对全区109个部门单位及窗口单位的为民办事情况进行了高密度地明察暗访,坚决纠正“庸懒散拖”现象。因创卫等工作落实不力,7名科级领导分别受到免职、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理、诫勉谈话等处分。61名工作人员因上班迟到、缺岗和上班时间玩游戏、聊天、睡觉等受到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作书面检查等问责处理。一批吃拿卡要、庸懒散拖、在项目审批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人员受到查处。
对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情况进行了清理整改。通过整治,全区调整清理面积1490平方米,全区办公用房已全部符合标准。
对超标配备公车及公车私用进行了清理清退和规范管理。全区核定公务用车编制330台。通过清查整治,全区共清理收缴超编车辆53辆,全部按政策处理到位。
一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受到查处。通过整治,共查处征地拆迁、涉农、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299起,查处277人。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了较好保障,信访案件明显下降,保持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大力整治了群众办事难。进一步加大了庸懒散整治力度,着力解决了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强化了社区便民服务职能。多方畅通群众办事窗口,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畅通投诉处理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通过整治,全区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58个。查处办事刁难群众和吃拿卡要行为4起,问责4人。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得到有效根治。全面清理了各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通过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维护了市场正常秩序,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推动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惠民政策不落实金额缩水走样”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了城乡低保工作中徇私舞弊,错保漏保,搞人情保、关系保、重复保,严肃查处在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确定、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中把关不严、违规操作、牟取私利等问题。对全区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助等36项惠民政策资金发放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惠民政策的落实效果。通过整治,共查纠城乡低保错保漏保256人,新增城乡低保人数3650人。
之外,在整治拖欠群众钱款、侵占群众财物,整治执法执纪部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整治信访积案久拖不决、久诉不息,整治利用婚丧喜庆等事宜借机敛财问题,整治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整治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和“三资”,集中清理“吃空饷”,整治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清理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人员,整治村及社区等基层干部办事不公、损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涉恶涉黑等方面,区委、区政府下狠手,出重拳,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处分了一批违规人员,健全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在群众中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突出问题”点对点
在做好省、市规定专项整治任务的基础上,该区立足建设品质活力中心城区目标,聚焦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安置、出行、居住、环境、土地确权等突出问题,以“创国卫”为总抓手,坚持“一个问题一个时间节点,一个问题一个发力点,一个问题一个亮点”的思路集中开展了4个专项整治行动。各级各部门以“使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的态势,真抓实干,全力攻坚,高效落实,真正把创国卫作为干部能力的大考验、干部作风的大检验,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创卫工作的大落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创卫难题,为全区和中心城区群众办好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家、省市专家组和全市群众的检验。
中心城区安置小区建设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安置小区建设自启动以来,因为主体、规划、政策、用地、资金、管理体制等原因,建设进程严重滞后,问题多、形象差、推进难。3月31日,市委书记陈文浩亲自接访,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将安置小区建设作为其本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牵头解决的实际问题,亲自主抓。对此,区委、区政府将安置小区建设作为检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执行力的重大标准,作为区委、区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点工作,作为全区专项整治的一项重要自选动作,勇于担当,攻艰克难,领导带头抓执行,明确目标促执行,严格纪律保执行,通过上下联动,狠抓执行,全区20个安置小区有3个安置小区已基本建成,4个安置小区已全部完成征地拆迁,14个安置小区基本可在11月份完成拆迁任务,中心城区安置小区建设进入进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到了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华丽转身。明确了专人保洁、全面消除旱厕、城中村一律不准饲养家禽家畜、城乡结合部规范种植养殖等整治重点和时间节点。目前全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清扫保洁都实现了全覆盖。城中村改造投入2900万元,道路硬化、道路碎石铺沙、改造新建下水道、疏通沟渠、新建公厕、改造“无害化”旱厕、搬迁猪场、拆除空心房和乱搭乱建、安装路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面貌大为改观。
农村环境日益改善。明确了全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是实施“清洁村庄、清洁生产、清洁水源、清洁空气”四大工程建设。建立了区级领导、区直单位联村建设机制。采取先分级办点示范,再全面铺开推进的工作方法,共安排了22个办点示范村。全区共投入资金5013万元,安排农村专职保洁人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开展了水源地污染整治、水质监测,农村环境污染有效遏制,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卫意识明显提升。
农村土地确权顺利推进。通过政策引导、试点示范、加强管理、注重督查等手段,全区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区流转土地的总面积为28.2万亩,占集体所有农村土地总面积的21%,其中,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9.8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4%;林地流转面积17.2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