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何星辉
近日,新田县金盆镇陈维新村街头巷尾的路灯在傍晚时分突然亮了起来。看到路灯亮了,大家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谢谢巡察组帮群众办了实事,我们再也不用摸黑走路啦……”
此前,路灯问题成了困扰陈维新村村民们出行的“堵心事”。该村支部书记陈龙坤介绍,2019年时,村里安装了68盏太阳能路灯,但由于风吹日晒,再加上没有专人管理维护,到现在,能亮的路灯所剩无几。
路灯成了摆设,影响的是群众。村民们普遍反映,路灯坏了,夜晚出行很不方便,尤其是孩子们下晚自习都是摸黑走路,特别是阴雨天,黑灯瞎火,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路灯不亮,民怨沸腾。”5月15日,新田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工作人员来到陈维新村走访时,听到反馈最多的就是路灯问题。
“为什么不进行维修?”带着问题,巡察组找到了村两委干部。“大部分是主电路板坏了,加上拆装的人工费,一盏路灯维修下来至少要花费300元。”村两委干部表示,由于村里集体经济紧张,事情一拖再拖,直到现在。
“陈维新村的路灯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接下来,巡察组通过摸排发现,金盆镇17个村(社区)一共安装了1012盏路灯,但能亮的却只有560余盏。
“巡而不问‘假把式’。”县委第三巡察组将路灯问题向金盆镇党委进行交办,要求立即整改。
5月18日,新田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郑文欣率队到金盆镇调研“巡察整改”工作。在听取巡察组反馈的路灯问题后,郑文欣立即和县乡村振兴局、金盆镇党委等相关负责人一道前往陈维新村现场办公。
“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就换,一定要还群众一片光明……”经研究后决定,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县、镇、村三级协作拿出维修方案,逐村解决路灯不亮的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陈维新村损坏的路灯全部维修完毕。夜幕降临,徜徉在路灯灯光下,孩子们的嬉笑声给村庄平添了几分“烟火味”。
随后,金盆镇出台《村级路灯管理制度》,要求各村强化管理,并单列部分资金用于路灯的养护、维修,做实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巡察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县委第三巡察组紧盯整改问效,大力推动未巡先改、边巡边改。期间,金盆镇党委通过全面自查自纠排查出三大类79项具体问题,目前已整改问题57个,其中,包括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个。
把巡察整改和深化标本兼治有机结合起来,新田县还建立分管县领导牵头抓、被巡察党组织具体改、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督、职能部门联动促、巡察机构跟进查五项机制,形成方案制定、整改落实、定期报告、检查督办、结果公开闭合责任链条。2022年,该县开展了2轮常规巡察,完成对24个单位党组织的“政治体检”;配合市委开展一轮提级巡察。巡察共发现问题206个,移交问题线索25条,涉及人员38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个,清退资金116.35万元。
“要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大力推进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切实达到‘巡察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郑文欣表示。
一审:王柯沣,二审:严万达,三审:戴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