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09省道大沽河新桥“病”多通行安全堪忧
发布时间:2016/06/30 15:39:25   来源:中国网   编辑:黄锐

  山东省是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总值一直保持全国前三,工业、农业、畜牧、水产、渔业、城市建设、交通、教育、卫生、环保、旅游等行业都发展迅速,某些行业一直保持全国领先的位置。青岛更是镶嵌在古老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山东最早对外开放显现成效的城市,文化底蕴丰厚,水产、渔业发达,因有地理条件的优势,迅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对外交流重要门户,故党中央国务院把其设为计划单列市,成为整个山东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健发展的标杆性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堪称经济腾飞的一驾马车和奇迹。

  然而,在青岛市的各项建设驶入快车道,以及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福祉的同时,与之相伴相生的一些“痼疾”也在这个历史厚重的城市开始广泛引起诟病。让人瞠目的“天价虾”,杀人夺命的“毒疫苗”,存在安全隐患的高速大桥“豆腐渣”工程,凡此种种,无一不给这个焕发着生命力的古城蒙上了厚厚的阴霾,挥之不散,让骄傲的青岛人在全国人民面前蒙羞。

  本报讯:(记者董天鹤)2015年8月,本报接到青岛市莱西市群众强烈反映,投诉山东209省道莱西段大沽河桥或存严重质量问题。27日,本报记者赶赴当地进行调查采访。

  在当地,记者见到了群众举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大沽河桥。据当地群众介绍,大沽河桥长约610米二十跨,宽24米余,总造价高达几千万元,2014年底正式通车。在群众的引导下,记者走到桥下现场勘察,陆续发现桥面底部出现纵向裂痕多达百处,群众指认的漏水痕迹清晰可见,同时记者看到大桥箱梁底部多处开裂,桥沿破损也很突出,穿线管多处外露。据说,下雨时漏水酷似水帘洞。

  就大沽河桥明显存在的质量问题,记者一行离开大桥现场当日就向青岛莱西市公路管理局做了反映。莱西市公路局做出回复:此桥的业主方是青岛市公路局。为此,28日上午我们就把该桥的质量问题又书面反映给了青岛市公路管理局。

  多日后,记者从青岛市公路管理局办公室薛主任那里获悉,该局接到媒体反映材料后基建处领导随后与施工方(青岛市路桥集团)到现场实地勘验了一下,也委托山东省路桥检验检测中心进行质量评估,待结果出来回复记者。时隔半月,媒体反映的问题没有接到青岛市公路局的回复。此后,记者又多次电话询问评估结果,青岛公路局还是让继续等待。就此记者9月16日第二次专程采访青岛市公路局。在记者的一再强调下,9月18日青岛市公路管理局终于同意连同施工、监理、验收、评估单位等和记者座谈工程质量问题。

  由该局办公室薛主任和局基建处王处长牵头,记者、青岛市路桥集团刘副总、青岛市质量检测中心的尚总、山东省路桥检测中心的刘总(监理公司没人参加)等参加的桥梁质量论证会,共同座谈问题发生的原因。

  出乎记者预料,座谈一开始有人就蓄意刁难记者,频施下马威。其中,青岛市路桥集团刘副总开腔就显示出对记者的到来极度反感,充满敌意。直接表现就是不停地给记者找麻烦,甚至口出不逊辱骂媒体。记者没有与之计较,因此座谈得以继续进行。另有参加座谈的大沽河桥建设参与方坚称:该桥经过两次检测均合格;记者反映的箱梁开裂问题验收时就发现了,大桥通车已近9个月没发生什么事故,属于正常情况;至于“种种破损、开裂都是工程当中在所难免的”…

  桥梁建设单位言之凿凿,座谈会现场放着两份质检报告却不让记者过目。理由是他们会通过媒体公布该桥相关信息。此次座谈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青岛路桥集团也好,青岛质量监测中心或者山东省路桥监测中心也罢,都在用专业的知识模糊焦点转移视线,牵强论证所谓工程质量不存在疑问,却对大桥四处开裂密如蛛网、漏水严重,大沽河桥逢雨就变身“水帘洞”的不争事实避而不谈。

  采访期间,记者始终没有见到大桥的设计方、预算方,大桥的设计理念、荷载、寿命、总造价等更无从可考。青岛公路局,青岛路桥集团等在座人士对此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座谈中,记者获悉大桥所用箱梁是施工单位自制,施工单位青岛市路桥集团也未出示箱梁预制资质。大桥施工监理方烟台方正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也未到场接受采访,是刻意回避还是未被邀约此间原因耐人寻味。

  记者在二次到访青岛市公路局之前以及等待座谈会召开的那段时间。曾拿照片拜访了几位路桥建设方面的工程师。他们针对大桥现存问题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一、大桥箱梁在预制期间大量偷工减料。主要是减少钢筋使用量,降低水泥灰号,震动不实偷工和赶工期、凝固期短等;二、桥面偷工减料。节省钢筋、水泥、工资,桥面防水没做或是简做降低成本。

  他们还从行业规则方面给出简要总结:出现这样明显的工程质量问题,可以视为大桥主体不合格。大沽河桥属“病”桥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当务之急应控制交通流量、禁止重型车辆通行,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另行处置。一位受访的工程师直截了当告诉记者:这种质量的工程可能是“腐败工程”。据他分析,业主方花重金委托监理公司监督施工,如果监理方不是故意放纵不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给监理公司一大点“说法”不可能放纵。监理公司也能让业主“满意”,这个满意是要付出“代价”的,要么业主就是傻子!业主花的是国家的钱没人心疼,其他质检人员和验收人员稍加“运作”就能“皆大欢喜”。如果是这样,所有工程参与者都成了既得利益者。他说的是真实存在的行业“潜规则”还是故弄玄虚有待记者继续调查,缜密求证。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大沽河桥的其它质量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据知情人爆料,该桥竣工后施工方青岛市路桥集团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大举讨薪,在讨薪的过程中农民工拿出偷拍了该桥桩基9—2偷撤钢筋的视频录像。以此迫使施工方如数给付了所欠工资。但偷料视频却到处流散,记者有幸从知情人处拿到,及时发给了青岛市公路管理局。

  另据知情人反映,该桥施工人员在桩基下地笼时偷钢筋是公开“秘密”,几乎都这样。讨薪农民工拍摄录像中戴白色安全帽的指挥者就是监理人员。

  根据相关规定,隐蔽工程施工时必须有监理人员在场,结果监理人员却指挥施工人员偷撤钢筋。上下其手的工程腐败,可见一斑。

  工程质量大于天,它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责所在。于是记者在和青岛市公路管理局等单位座谈会后,当日就将大沽河桥的问题反映给了青岛市政府,强烈建议张市长在百忙之中抽空过问此事。安排有关部门调查桥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记者也把该问题向山东省公路管理局做了反映,同时,记者获悉,多家网媒对此事也多有关注和报道,但均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问题一直深度隐藏。

  日前,记者满怀憧憬的再次到访山东省道209线莱西段大沽河桥,想看一下经过媒体的反映和监督大桥修缮后的新容貌。到达现场后记者的憧憬变成了沮丧,大桥伤痕依旧,只不过是用水泥膏抹平了原有的裂缝,刮掉了漏水的痕迹,

  他们所为的修缮只是个“障眼法”,可悲的是堵住了小裂缝却出现了大裂缝,桥底部出现了多处大面积渗漏,原来漏的是泥水,现在漏的是红锈水,这说明桥面钢筋生锈腐蚀随水流出,加剧了隐患。桥面没有发现重做或补做防水的痕迹,青岛市是公路管理局和施工方青岛路桥集团对于大桥质量问题的处理态度就是避重就轻治标不治本。依旧是我行我素,不以为然,有钱删稿无钱修桥。为了避免出现桥塌人亡的悲剧,本报将继续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关注到底!

  文章转载来源:http://u.zp.china/news-107497-1.html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