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市民在天元区滨江北路散步时,发现人行道上的栾树有“下雨”现象,经仔细观察发现,栾树树叶背面有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有经验的市民认出,小黑点是蚜虫。
记者随后进行核实,发现“下雨”的栾树位于嵩山路与滨江北路的交叉口附近路段,紧靠湘江风光带,栾树有两排,约有100棵。从栾树下经过时,有小雨点打到脸上的感觉。由于栾树都比较高,记者没能够到有虫子的树叶。
市园林科学研究与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杨昌志介绍,目前是蚜虫越冬卵的孵化期,蚜虫的越冬卵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孵化出第一代,随着气温升高,蚜虫的繁殖速度加快,一般5到7天就能繁殖一代。
“蚜虫危害的树种非常多。”杨昌志介绍,栾树、紫薇树、李树、桃树、樱花树、海棠树等都“招”蚜虫,如果不进行防治,蚜虫的危害能持续到11月份,在夏天由于气温相当高,蚜虫危害相对没那么明显。
杨昌志介绍,栾树滋生蚜虫后,由于蚜虫数量较多,“下雨”的感觉会比较明显,“雨”其实是蚜虫的排泄物,对人体无害,但有黏性,落到树叶上会沾灰尘,容易让植物引发煤污病。
“现在进行防治比较及时。”杨昌志介绍,蚜虫达到了一定量,防治效果会比较明显。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市民如果发现绿化带出现病虫害,可以拨打该局绿化管理科电话进行反映。工作人员将前往查看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