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深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融通,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地方高校培育合格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有效途径,还是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互动合作,建好人才“助推器”“蓄水池”,助力深化“三业”融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频
产业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是区域未来可持续成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保就业、稳民生最可靠的保障。产业兴则区域兴,产业强则区域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零散走向聚合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表征。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并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为区域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地方高校应加强与所在区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围绕区域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做文章,组织广接地气的长期调研,了解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卡点、瓶颈问题和人才需求,通过科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转化等方式,与区域产业保持耦合联动,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技术,切实发挥智库作用,通过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建好教育链、做实人才链。党的二十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新蓝图,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第一资源。而当下地方高校发展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需要反思和改进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地方高校应坚持守正创新,引导广大师生面向区域重点产业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攻坚克难,为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打响地方品牌提供智力支持,做到先进理论应用、科学技术传播与区域产业布局同向同行,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建好教育链;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社会和产业发展所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同频同步,做实人才链。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与区域发展重点共振
创新创业是强国之举、富民之道,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引擎。2020年以来,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诸多行业、企业遭遇危机和洗牌,不少创业者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对此,地方高校既要有拨云见日、准确识变的眼力,又要有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实力,积极引导大学生与区域发展重点共振,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提升就业能力。
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区域社会而言,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转换、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构建态势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是区域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支撑;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不仅培育其积累财富的才干,更要培养其识别创业机会、控制创业风险的智慧;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更积极的就业形态,能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潜能,也能促进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的发展。
引导创业大学生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战略规划。《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中国青年创业群体主力军是大学生,56.2%的返乡创业者是大学生,他们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应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根植学科专业优势,精准引导创业大学生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战略规划。
倡导就业优先,与区域就业市场需求共生
就业是检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区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一方面,2018年起我国各地政府为争夺人才资源开始了人才竞争“抢人大战”,持续至今依然激烈;另一方面,我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158万人,就业压力加大的同时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基于此,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应进行调整和改变。
人才“需求侧”应主动介入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政府、行业、企业应将注意力从“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希望“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实现最大价值”,前移到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与高校建立良好接口,尤其要避免地方高校盲目规划学科、跟风式设置专业,造成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所学非其所用,所用非其所学”,影响其顺利就业。
人才“供给侧”应激励毕业生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根据国际惯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地方高校应避免师生“身子进入普及化,脑子停留在大众化,习惯停留在精英化”,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培树担当精神,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普通劳动者,把火热的青春播撒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https://epaper.voc.com.cn/hnrb/html/2022-12/08/content_160726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