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二五"成就回眸:乡镇通宽带率达100%
发布时间:2015/10/26 10:38: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爱平   编辑:徐佳

转型升级,阔步前行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回眸之一


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近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总任务,紧扣“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总战略,按照“三量齐升”总要求,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从今天起,本报特开辟“春色满洞庭——十二五回眸”专栏,展现近5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唐爱平

国内生产总值跃上2万亿元台阶,经济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十,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十……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湖南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这5年成为湖南省综合实力增长很快、城乡面貌变化很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

从1.6万亿到接近3万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10月21日,湖南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正,通报了今年前3季度湖南经济形势:湖南地区生产总值202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

“十二五”末的这一年,湖南经济继续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稳步前行。

进入“十二五”时期,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湖南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全省上下顽强拼搏,大力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努力促进“两个加快、两个率先”,开创了稳中有进、“三量齐升”的新局面。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十位。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GDP接近2万亿元,达19669.56亿元。2014年,全省GDP达27048.46亿元,比“十一五”末的2010年的16038亿元多出11000亿元。2011至2014年,湖南经济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十。据预计,2015年全省GDP将近3万亿元,有望继续保持全国前10位。

经济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在中高速区间运行。2011至2014年,我省GDP年均增长超过10% ,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分年度看,2011年至2014年,分别增长12.8%、11.3%、10.1%、9.5%,2015年前3季度增长8.7%。“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经济年均增长超过10%,高于规划目标,也高于全国预计8%左右的年均增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0年,我省人均GDP为23798元;2014年,我省人均GDP达40287.13元,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时期,面对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转型发展的压力,湖南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结构发生喜人嬗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十一五”末2010年的14.7∶46.0∶39.3,调整为2014年的11.6∶46.2∶42.2。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16.7%增长到2014年22.8%。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据预计,“十二五”末,6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较“十一五”末下降3.9个百分点;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8%以上,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等新兴的增长动能加速孕育,增长可持续性更强。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增强。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汽车、旅游、住房、健康等消费比重大幅提升,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显威力。去年,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十。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十二五”时期,我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以创新驱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湖南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湖南省财政总收入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达到2460.66亿元。2014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达3629.7亿元。随着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2014年,我省公共财政支出5024.5亿元。重点领域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今年前3季度,全省涉及民生的支出完成2624.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31%。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风生水起,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兴起,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可喜变化,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气化湖南”大步迈进,天然气燃气管网已覆盖9个地级市。单位产出能耗水平大幅下降。今年前3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95.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3%,增速低于同期规模工业11.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我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45%。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我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排污权交易等一大批改革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清水塘、竹埠港、锡矿山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见成效,石漠化综合治理、重要水源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主要江河Ⅲ类以上水质达到92.9%,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耕地保有量维持在6220万亩以上。

“互联网+”打造智慧生活 我省乡镇通宽带率达100% 电商交易额4年增六倍

“银发”越洋视频 果农玩转“众筹”

“十二五”即将收官。五年来,三湘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享受着国家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从今天起,三湘都市报将推出《“十二五”成就回顾》栏目,讲述在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省在交通、社保、环保、科技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多方面展现时代的变迁。

■记者 杨田风 实习生 刘倩

当老奶奶拿着手机与远涉重洋求学的孙子视频聊天时,当你在工作繁忙的间隙拿起手机点一份快餐时,当你出差在外用手机买下一束鲜花为亲朋送上生日祝福时……容不得否认,“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带给我们无尽的便利和惊喜。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与经济民生的联系日益紧密,无数新理念、新业态应运而生。尤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的惊艳亮相,更是给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带入了全新的元素,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无穷魔力。

通信

织就光纤与4G大网

“互联网+”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过去的5年,湖南通信网络建设步入快车道,光纤和4G两张大网已经慢慢织就。

王强是个电脑迷,下班后玩游戏和看电影是他的主要娱乐,“以前想玩网络游戏家里的电脑总是卡顿不得不去网吧,如今在家就能轻松实现。以前,下载一部2G的电影可能需要等上几小时,现在耗时不到1分钟。”王强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湖南行政村通电话率、乡镇通宽带率均已达到100%,3G和4G网络也已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湖南固定宽带用户达到794.1万户,8M及以上固定宽带用户占比达到64%,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排名第9位和第1位。

在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全省增值及互联网服务企业达到587家,通信建设企业107家,网站总数134601个。今年1-5月,湖南规模以上增值电信企业(上年度增值业务收入300万元以上)实现增值业务收入10.1亿元。

电商

交易额4年增6倍

郴州永兴67岁的果农曹戊生在同辈人中显得颇为洋气。最近,他在网络上玩了一把“众筹”,从10月7日开始到现在,淘宝网上有402人支持他的永兴橙,众筹资金达到2.1万元。

如今,像曹戊生这样一跃成为新农人的人,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他们成功的秘诀有很多,其中的共同点,就是“互联网+”。

上个月,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大数据背景下湖南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到2014年,湖南省电商业呈快速增长趋势,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0年的369.42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588.7亿元,增加了约6倍。

“湖南的电商氛围越来越浓,已经从一个汇集洼地走到了聚集高地。”湖南省商务厅巡视员周船表示。本月20日起,湖南的“双11” 网购节已经提前打响,300多家本土电商齐聚湖南公共电商平台,为湖南消费者提供网购盛宴。

消费

手机搞定吃住行购

过去的5年间,“互联网+”深深扎根于餐饮、旅行、住宿、电影等生活服务类行业,一部智能手机就能代劳几乎所有事情。

省商务厅副厅长肖彬表示,“未来还将大力支持大型实体零售、餐饮、家政、洗衣、生鲜配送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网订店取、网络订票、社区配送等业务,制定线上线下服务规范和标准,利用位置服务等互联网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消费潜力。”

展望

打造千亿移动互联网产业群

“互联网+”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去年2月,湖南省政府出台了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长沙也吹响了全国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五城”的号角,长沙高新区被确定为“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将打造成产业规模达千亿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

华声在线综合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报道


永州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风采

永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