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 永州新闻
  • 湘江保护见闻:永州着力源头保护 生态优先
湘江保护见闻:永州着力源头保护 生态优先
2015-11-20 00:00:00 来源: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 柳德新 潘永红 邓集键

 原标题:力争上游——湘江保护见闻(一)

  11月9日,湘江源头水质清澈的蓝山县紫良瑶族乡板塘水库。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1月11日,湘江衡阳市段,水政监察船在江面巡逻,严厉打击偷采盗采现象。衡阳市城区108公里河段全面禁止河道采砂。

  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潘永红 邓集键

  “上游排的污,下游喝的水。”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中上游的保护至关重要。

  湘江中上游区域,包括永州市、郴州市及衡阳市,流域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占湘江流域总面积94721平方公里的一半以上。从蓝山县湘江源头计算,湘江干流全长948公里,其中永州境内长达515公里,衡阳境内长266公里。11月9日至12日,记者来到永州、郴州、衡阳3市采访,见证了他们在湘江保护中力争上游的做法。

  永州:源头保护,生态优先

  湘江源头所在的蓝山县紫良瑶族乡,也是蓝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林木密布,溪流纵横,山腰处处是云海。下车深呼吸,顿觉心旷神怡。这里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极高,有“天然氧吧”之称,万亩斑竹林、10万亩杜鹃花海孕育着湘江之源。

  竹林村6组瑶族村民李业贵,以前“砍竹为生”,如今“赏竹发家”。2013年,湘江源头被国家认定在蓝山后,吸引了不少游客。他趁机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并兼职板塘水库管护员。记者在他家看到,家里电器一应俱全,燃料全部由电力取代了木材。

  “既然是湘江源头,当然要带头保护。”蓝山县水利局局长谭春生告诉记者,该县严格环境准入,狠抓源头控制。2013年,蓝山县拒绝了在万年桥下游兴办一大型水上娱乐场所的招商引资项目;2014年,将原选址在所城镇长铺村的生态石材工业园,重新规划选址搬迁至县经开区,依法制止了在永发供水公司上游及湘江源头兴建瓶装水厂的行为2起;搬迁或关停畜禽养殖场73家、中小企业25家。

  源头保护,生态优先。永州市市长易佳良介绍,该市去年开始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从源头上盯死看牢“严防”,从治理上坚守红线“严管”,从监管上依法查处“严惩”,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如今,永州市河流、水库水质全面达到Ⅲ类及以上,大部分时段水质达到Ⅱ类优质水标准,居全省前列。湘江源头区域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宁远县和蓝山县入列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建立源头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清单制度和动态退出机制。潇湘源水利风景区(江华)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郴州:保护好战略水资源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成之前,每到枯水季节,湘江下游水位屡创新低,长沙、湘潭等城市取水困难。省防指调度东江水库加大发电流量下泄,为湘江中下游补水。

  “东江湖的水,是湘江流域的战略水资源!”郴州市市长瞿海说,郴州市以首批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统筹推进水与山、水与绿、水与城、地上水与地下水的融合,打造山、林、水交相辉映和水城、水景、水镇错落有致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记者来到东江水库时,正在下暴雨,可一湖的水依然清澈。背后的原因,正是资兴市抓住东江湖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生态湖泊机遇,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饮用水源地建设等保护项目,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在资兴市水利局,国家水资源监控信息采集系统电脑屏幕上,正闪烁着一堆取水数据,实时监控资兴自来水公司、南方建材金磊水泥厂等5家重点取水单位取用水情况,当地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装表计量取用水。

  在郴州市区石虎大道以南,东河-秧溪河水系连通工程即将竣工。利用东河金田湖和秧溪河刘仙湖之间的地势高差,开凿出一条人工运河——金田渠,长1600米、宽10米。郴州市水利局水资源科科长曹翀告诉记者,通过进出口闸门控制,可使两个湖的水双向流动、水量互济。郴州市已规划建设8处水系连通工程,届时城区排涝能力将大幅提升。

  以保护好战略水资源为重要目的,东江湖库区周边的桂东、汝城、宜章、资兴3县1市,今年被纳入全省生态红线制度改革首批试点,今年年底前将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明年6月30日前完成生态红线相关管控政策的制定。

  衡阳:还河道以安宁

  在湘江衡阳干流,记者乘坐水政监察执法船溯江而上。往昔喧嚣、杂乱的湘江河道,如今开始变得宁静、美丽。

  “问题在水里,办法在岸上。”衡阳市市长周海兵介绍,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以来,衡阳市从河道采砂、河道保洁、污水处理、河道执法、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打造湘江保护升级版。他们把湘江干流及众多支流作为一个系统,实行干流支流同治、岸上岸下并举。

  湘江衡阳段,干流长达266公里。河道上,川流不息,百舸争流,它是黄金水道;水底下,河床静卧,砂石富集,却涌动着另一条非法采砂的“黄金链条”。在利益驱使下,大量船只纷纷涌入河道非法采砂、吸砂、淘金,特别是吸砂船将巨大的“吸管”伸入河床或堤坝底部,从内部将其淘空。湘江衡阳段,非法砂场曾经多达123个。

  保护湘江,首在保护河道。衡阳市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中心城区108公里湘江干流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市城区建立6个规范化砂场,实行定点卸砂,123个非法砂场彻底关闭。

  还河道以安宁!今年以来,衡阳市湘江保护执法打出“组合拳”。3月份,新组建水政监察支队,定编30人,另配备20名水上协警,市财政安排500多万元,配备了一批水上执法装备。10月26日,衡阳市政府从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海事局、市畜牧水产局等5个部门抽调42名工作人员,成立市城区河道管理联合执法队,采取水陆巡查与定点驻守的方法,严厉打击偷采盗采现象。河道保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纳入全市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在全市河道22个节点安装了实时监控设施,实现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常态化保洁,争取两年内全市范围内河道保洁覆盖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