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道县县城陷入汪洋。濂溪街道寇公社区组织人员划船给被洪水围困群众送干粮和饮用水。何红福 钟毅 摄
11月13日,冷水滩区民兵应急分队在内涝居民住宅区转移受困群众。 唐建国 邓高佳 摄
11月13日,潇水骤然暴涨,道县县城多个路段被水淹泡,交通阻滞,多个单位和个别学校、车站、市场进水,无法正常上班、上课或经营;湘江浊浪滔天,冷水滩区河西桥头市场及临近的街道被淹、杨家桥小学被洪水浸泡、地处伍家院社区的虎岩粮库4栋住宅一楼进水……
面对罕见的特大冬汛,全市上下紧急行动,全力抗击洪灾,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的壮丽乐章!
罕见的冬汛
今年的这个冬季不寻常。11月8日,立冬,雨水飘然而至。11月11日开始,全市性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这是十分罕见的冬季强降雨过程。据统计, 11月11日8时到13日8时,全市平均累积降雨108.8毫米,其中超200毫米站点有3个,超100毫米站点有161个,超50毫米站点有283个。两天内,江永县全境平均降雨达163毫米,江华平均降雨达162毫米。
强降雨导致境内湘江沿线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洪水位,这也是自有水文纪录以来同期最大洪水。由于我市南部和相邻的广西同时出现超强降雨,洪水来势猛,双重夹击强。湘江干流发生了自2008年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并且高位运行时间长。双牌水库12日14时11孔闸门全开,最大出库5240秒立米。湘江干流电站全线开闸泄洪。道县水文站12日15时达到警戒水位171米,13日10时40分出现洪峰,水位达172.26米,超警戒水位1.26米,14日8时退出警戒水位,高洪水位持续时间达41小时;祁阳水文站12日20时达到警戒水位83米,14日5时出现洪峰,水位达86.85米,超警戒水位3.85米, 15日4时19分退出警戒水位,高洪水位持续时间达57小时。
惨重的损失
这次特大洪灾让全市普遍受灾严重。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16日,全市共有13个县区、管理区145个乡镇29.5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1538人,因灾倒塌房屋26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438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3362公顷、绝收面积3144公顷;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68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104万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517万元。
——道县潇水河、濂溪河沿岸的万家庄、东门、濂溪、西洲、上关等乡镇(街道)受淹严重,城区多个路段被水淹,交通阻断,县城农贸市场100余户商铺进水,县审计局、人保财险公司、财政局、教育局、濂溪学校、一小、新车站等单位进水,无法正常上班或上课,全县77060人受灾。
——祁阳县湘江沿线乡镇受灾严重,白水镇沿河28个村受淹,16000人受灾,紧急转移1400人。
——江永县桃川镇农贸市场、4个居委会居民房屋及锦堂等30个村庄被淹,夏层铺镇上甘棠千年古村进水,县城新街等路段积水达0.8米深。
抗灾进行时
十分罕见的冬汛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急动员,科学调度,提前转移,全力以赴抗灾救灾,没有出现垮库垮坝,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初步胜利。
——11月份以来,频繁的降雨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陈文浩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易佳良多次打电话到市防汛办询问情况,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千万不能掉以轻心。11日下午,市防汛办组织召开防汛会商会,要求防汛责任单位11日恢复24小时防汛值班,责任人到岗到位。12日8时,市委常委、副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蒋善生对当前防汛工作进行进一步安排部署,并于12日12时起全市启动防汛应急Ⅳ级响应。祁阳县根据洪水情况,迅速部署,及时启动防汛应急Ⅲ级响应,争取了工作主动。
——我市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后,各级领导和责任人按照防汛责任制的要求,分别下到县区、乡镇、村组,下到地质隐患点、水库塘坝,带领群众查险处险抢险,现场指导防汛抗灾工作。祁阳县委副书记宋振平组织县城光明小区、白水镇等水淹区群众转移;冷水滩区副区长伍玉生赶到沿河的杨家桥、梅湾、肖家园办事处查看水情,组织低洼地带人员和财产转移;江永县委副书记唐慧云带队督察县直各相关单位及各乡镇场防汛值班值守情况;道县县委副书记李天明坐阵县防办指挥调度防汛抗灾。
——市防指根据气象预报及时进行防汛会商,强降雨发生后,每天会商三次,并将会商情况通过电话通知、手机短信、电视飞播等形式,迅速传达到各县区、乡镇和村组。在防灾过程中,县区积极利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据初步统计,在本次强降雨过程中,相关部门共发天气预警预报信息1560余条次,通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息4300多条次。同时着重加强在建涉水工程的洪水预警、采砂船只管理和水库调度。本次强降雨发生前,我市水库蓄水较多,市防办每天早晚调度水库运行,及时腾库泄洪,由于调度有力,确保了水库安全运行。
——全市上下按照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党员干部包户的责任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病险水库下游、洪灾易发流域两岸的群众实行了提前转移,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千方百计组织救援,进行紧急转移。祁阳县组织抢险队伍到水淹区帮助群众转移,共出动冲锋舟5辆、皮划艇10只、车辆45台、机械船10艘,组织县城、白水、观音滩、黄泥塘等沿河低洼地区人员转移,共转移人口3000余人;道县武装部民兵应急分队出动2艘冲锋舟10多名官兵解救东洲山村多名群众,其中有即将分娩的孕妇,共成功转移2380人;新田县积极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全县转移530人,其中冷水井乡坦头坪村安全转移人口达236人;冷水滩区伍家院社区20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该区民兵应急分队紧急出动解救被困群众。
——面对严重的洪水灾害,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救灾工作中。截止16日,民政部门已发放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25万元,发放衣被3581套、发放其他生活类物资折款103.5万元,搭建救灾帐篷22顶,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有效救助;气象、水文部门加强24小时值班,及时分析上报雨情水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水文部门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市防办值守,及时预报洪水,指导县区转移人员;水利部门干部职工下到联系水库、塘坝、堤防和水毁工程一线指导指导抢险救灾;国土部门积极做好地质灾害监测警戒,排除可能发生的险情;其他职能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全力抗灾救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据气象预报,18日,全市阴天有小雨,19至22日维持小雨,局地有中雨。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我市下一步防汛抗灾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任务仍然很繁重。全市上下必须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继续抓紧抓好抗灾救灾工作,努力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